投资要点
疫情下营收稳健,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20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63.53 亿港元,同比轻微下降约3.6%,原因主要为受限于新冠疫情处方药的销售受到影响。得益于公司持续着力推动创新高壁垒及高毛利产品的销售,公司盈利结构不断优化,2020 年毛利率约63.5%,同比增加约2.2 个百分点。2020 年归母净利润为17.92 亿港元,同比增长约55.8%。目前,医药及器械板块为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主要产品覆盖呼吸及五官科药物、心脑血管急救药物及医疗器械等。2020 年度该板块收入约36.33 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3.5%。
生物及营养产品主要包括牛磺酸、氨基酸类、生物农药、生物饲料添加剂及甾体激素产品等,年内收入约13.38 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5%。精品原料药及其他产品年内收入为6.8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4%。
深化四大领域战略布局,增强综合研发实力:公司在重点治疗领域战略布局,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抗病毒抗感染、呼吸及五官科四大重点治疗领域的产品布局。肿瘤领域,一方面将传统放疗与现代技术结合,布局开发SIR-Spheres 钇[90Y]树脂微球和RDC 药物,一方面打造全新的肿瘤免疫治疗产品,如溶瘤病毒、DNA 免疫治疗、mRNA 肿瘤疫苗等,以期解决肿瘤免疫治疗无效和耐药问题。心脑血管精准介入方面,布局广泛,覆盖了冠脉血管、外周血管、神经介入以及结构性心脏病等,并将进一步扩展至电生理领域和心衰领域,实现全方位布局。抗病毒抗感染和呼吸及五官科领域,公司也布局了多款first-in-class 的药物。目前公司创新管线充足,累积在研项目107 个,创新项目43 个,管线布局合理,产品接续有力。
我们的观点:公司在呼吸科及五官科、心脑血管急救等传统细分领域领先优势稳固,能够持续为创新研发贡献现金流。国际研发中心已落户武汉光谷,海外四大研发平台分别在RDC、DNA、mRNA 和糖组学等方向进行创新产品开发,公司及联营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已超过520 人;整体来看,国际化领先的全球研发平台已初具雏形。公司未来将持续通过自主研发、专利授权及并购等方式在四大治疗领域落地创新产品,构建创新壁垒。建议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已上市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在研产品研发进度和上市后销售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