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业 绩持续高速增长,医疗器械板块显著放量:公司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85.98 亿港元,同比增长35.3%;归母净利润24.03 亿港元,同比增长34.0%。分板块来看,2021 年医药制剂及医疗器械业务收入53.77 亿港元(下同),同比增长31.7%,其中医疗器械产品实现收入2.72 亿港元,同比大增211%。生物及营养板块收入22.31 亿港元,同比增长48.5%。精品原料药及其他产品收入9.89 亿港元,同比增长28.8%。
钇90 树脂微球获批上市,创新管线迎来收获期:目前公司已布局43 个创新项目和106 个在研管线,涵盖肿瘤、心血管介入、眼科、抗感染等治疗领域。从具体产品来看,肿瘤介入重点产品钇[90Y]树脂微球于今年2 月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上市批准,用于经标准治疗失败的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TLX591-CDx 已于2021 年在美国和澳大利亚获批上市,此外公司还取得了TOCscan、ITM-11 以及ITM-41 三款 RDC 产品在大中华地区的权益;融合血管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两种成像技术的新型医学影像设备NOVASIGHT Hybrid 预计有望在今年获批上市,为医疗器械板块贡献新的增长点;可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的TAVO(白介素12 质粒DNA 药物)有望于2022 年底前完成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注册性IIb 期临床,为抗PD-1 检查点耐药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长期来看,公司已在创新产品和国际化方面做了较多布局,未来2-3 年将迎来产品收获期,有望驱动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股权奖励计划逐步落地,激励机制到位:董事会已于2021 年9 月批准通过一项针对集团全体员工的股份奖励计划,计划内授出股份数量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的5%。截至2022 年3 月21 日,公司已回购2650 万股用于股份奖励计划,占目前已发行股本的约0.75%,股份奖励计划的逐步落地有助于公司长期稳定的运营发展。
我们的观点:短期来看,公司核心主业经营优势稳固,并有多个新上市产品如钇[90Y]树脂微球、药涂球囊贡献销售增量。长期来看,公司未来2-3年将迎来产品收获期,有望驱动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上市后销售不达预期、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