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研发加快步伐
2022 年公司录得收入约95.6 亿港元,剔除汇率影响后同比增长15.1%,2018-2022 年营收CAGR=15%,毛利额59.5 亿港元,同比增长13.4%,毛利率同比增长1.2pp;归母净利润21.4 亿港元(剔除Telix 投资影响),剔除汇率影响后同比增长15.4%,2018-2022年归母净利润CAGR=36%,2022 年净利润率同比增长0.1pp 至22.4%。2022 年,公司的武汉光谷国际研发中心、南京mRNA 研发中心、武汉有源器械研发中心和远大医药-山东大学放射性药物研究院投入使用,生产方面也陆续投产或开工了有源器械生产基地、氨基酸生产基地和小品种药品生产基地,研发及生产进度得到充分保障。
制药领域恢复在望,易甘泰表现强劲
公司拥有6 大技术平台和10 大研发中心,硕士及博士人才占比超过60%,加速研发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2022 年,公司的眼科处方药、慢性病手术用药受疫情影响较大,年底疫情调整后,公司在急抢救和呼吸用药方面发力突破,使业务逐步恢复疫情前水平,预计将延续至2023 年;易甘泰钇[90Y]微球注射液对国内外肝癌患者带来了巨大的临床改善,ORR 超过50%,2023 年一季度需求表现强劲,公司计划准入60-70 家医院,完成100 位术者培训;公司秉持“自主研发+全球扩展”战略,实现4.75 多个商业化全球创新产品引进,增资并购节奏加速,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
再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8.28 港元
公司创新产品逐步上市,推动业绩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公司业绩增速维持20%左右,预计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121 亿和152 亿、179 亿港币;EPS 分别为0.83、1.05、1.22 港币。创新药研发顺利推进,管理效率高,将推动公司业绩继续上升,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格为8.28 港元,对应2023 年10 倍PE,较现价有74%的上涨空间。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