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自宇树科技机器人在春晚上火热出圈以来,全球机器人板块热度不断攀升,行业正迎来技术跃升与资本涌入的双重浪潮。首程控股凭借深厚的产业背景与独特的投研视角,在机器人赛道中持续挖掘高成长标的。
首程控股3月12日公告,公司所属首程资本旗下公司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近日投资星海图(北京)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此前,首程控股已通过百亿规模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深入布局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关键赛道,投资了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沃兰特、自变量机器人等一批具有创新实力的企业。
近日,首程控股副总经理、战略投资部总经理孟子扬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分享了其对机器人领域的投资逻辑、风控体系及趋势机遇的前瞻判断。
行业挑战:技术路线分散与商业化长周期
谈及机器人行业的特殊性,孟子扬提到了两大核心矛盾:一是技术路线尚未收敛,智能赛道想象空间大,但早期项目多,技术路线可能面临“赢者通吃”或“多路径并存”的局面;二是商业化周期长,许多企业短期内难以盈利,需依赖持续融资,这对资金“安全垫”和估值合理性提出更高要求。
针对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首程控股选择通过多维评估降低风险。“我们不会押注单一技术方向,而是综合评估技术可行性、市场需求匹配度、供应链稳定性等因素,并通过交易条款设计控制风险敞口。”孟子扬表示。
当前机器人赛道热度高企,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孟子扬坦言,行业尚处于发展早期,难免“局部过热”,但公司更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首程控股倾向于选择具备技术壁垒与商业化落地能力的标的,即便这些标的短期内未被资本热捧。
“例如我们投资的宇数科技,其产品的运动性能、负载、续航及成本控制等综合性指标均属行业最佳,目前已占据绝大部分科研市场;从团队的维度来看,其技术资源迭代、工程化水平及成本控制等能力都非常突出,这类‘稀缺龙头’更符合我们的耐心资本定位。”孟子扬表示。
全周期风控:从“投前”到“投后”的闭环管理
“机器人行业技术迭代快、风险维度复杂,风控必须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孟子扬表示,首程控股构建了一套覆盖“投前、投中、投后”的全链条风控体系。
在投前阶段,首程控股通过分行业、分阶段的“尽调清单库”快速筛选项目,并结合自研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从技术、团队、商业化三个大维度12个子维度对标的进行量化分析。孟子扬举例称:“例如在‘具身智能’领域,我们会重点关注企业的技术路线及迭代能力、持续融资能力以及创始团队完整度及稳定性。”
投后管理则是首程控股的差异化优势。不同于大部分机构,其将投后服务“清单化”,明确赋能动作并动态跟踪。“我们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注重产业资源嫁接。比如依托首钢集团在工业场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为被投企业提供落地场景。”孟子扬表示。
首程控股的另一大优势在于产业资源的深度整合。近期成立的“机器人产业集团”,正是其强化投后赋能的标志性动作。
2月21日,首程控股发布公告称,在北京市正式成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将致力于打造完整的机器人产业生态,以提升区域产业服务能力为核心目标,打造机器人产业生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特色化产融服务商。
“我们联合政府、产业园区及被投企业,搭建技术验证与场景落地的闭环生态。例如,在智慧停车、工业巡检等领域,已推动多家被投企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孟子扬表示。
未来机遇:智能化跃升与产业链重塑
展望未来,孟子扬认为两大方向值得关注:一是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带来的产业链变革,新形态机器人将重塑上游零部件格局,例如传感器、灵巧手等关键环节;二是大模型与多模态技术对机器人智能化的推动,硬件打磨已趋成熟,下一步需通过AI提升交互与决策能力。
他认为,中国市场具有独特的优势——国内应用场景丰富,企业更注重“沿途下蛋”,通过场景落地反哺技术迭代。这种务实路径与海外“远期愿景驱动”形成互补,有望加速商业化进程。
就规模化应用而言,孟子扬判断,未来三到五年的应用场景,更多是集中在工业和商业领域。如果要入户实现家庭化服务,相对可能比较远,但从五到十年的维度来看则可以期待。
对于退出路径,孟子扬认为,IPO虽是理想选择,但收并购或成重要补充。“国内创业者普遍倾向独立上市,但随着行业整合加速,具备技术协同效应的并购案例将增多。”(窦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