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数

神州控股科捷发布供应链智能体"小金",破解企业AI应用"最后一公里"难题

来源:智通财经2025-09-23 16:43
近日,在“智链神州·NextChain”2025智慧供应链创新大会上,神州控股旗下智慧供应链企业科捷重磅推出自研供应链智能体——“小金”。本次发布以“AIfor Process”理念为核心,直指当前通用大模型在企业级应用上“用不起来、难见回报”的核心痛点,深度赋能供应链全流程场景和一线岗位需求,致力于破解通用大模型与企业个性化需求之间“最后一公里”难题。

“小金”亦是神州控股持续推动“Data x AI”战略升维,强化以“燕云Infinity平台”为核心的数据智能技术底座,赋能供应链核心业务场景的成果。目前,“小金”在提升数据查询、智能决策、客户服务等环节效率方面成效显著,今年将优先与客户展开合作试用。

直击企业AI应用痛点,小金“3+N”架构精准破局

据 MIT 2025 年 8 月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尽管 90% 的企业员工会高频使用通用大模型处理岗位工作,但仅有 5% 的企业能通过大模型应用获得可量化的商业回报,95% 的企业投入陷入 “打水漂” 境地。这种现象也被定义为 “影子 AI”—— 大模型如同 “隐形影子” 存在于企业运作中,但却难以追踪其实际价值。

发布会上,神州控股科捷软件与智能化事业部副总经理田申指出,这种现象的核心症结在于通用大模型与企业实际业务需求脱节,无法完成从 “提供思路” 到 “解决问题” 的转化。以 “优化仓库运营效率” 这一典型需求为例,通用大模型虽能给出 “优化库存布局”“引入自动化设备” 等泛化建议,但企业团队需自行拆解任务、查阅操作 SOP(标准作业程序)、收集库存与用工数据,最终仍依赖人工完成数据分析与方案落地。

田申表示,企业真正需要的大模型,必须具备五大核心能力:一是分解问题;二是熟悉企业;三是深耕行业知识;四是整合信息;五是集成实时业务数据,动态捕捉企业真实需求。

基于这一认知,科捷依托公司技术积累和行业沉淀,研发供应链智能体“小金”——研发团队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灌入供应链专属知识,构建以科捷“KingKoo 智链” 物流垂类大模型为核心的 “大脑”;同时,整合科捷 20 余年在供应链领域积累的管理知识、岗位经验及系统操作规范,形成庞大的专属知识库;并借助神州控股 “燕云 Infinity” 技术体系,解决大模型微调、智能体研发和实时数据采集问题。此外,科捷过往在决策式 AI(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领域的算法积累,亦为智能体提供了精准输出的工具支撑。

最终落地的 “小金” 智能体,基于“AI for Process”核心理念,定位为“供应链企业级智能体套件”,以 “3+N” 架构形成差异化优势,成为破解企业 AI 应用 “最后一公里” 的关键方案。其中,“3” 个核心智能体覆盖企业通用需求:数据助手支持自然语言高自由度提问,可自动以图表、图片形式呈现结果,针对海量数据还能生成 Excel 文件,覆盖 80% 以上的数据查询场景,可将日常查询效率提升 90%;决策助手能自主规划分析步骤,调用多子智能体收集数据,针对复杂问题输出完整报告,例如为新客户提供 “仓库入驻推荐”“新建仓选址方案”,数据分析效率提升 70%;客户助手整合客户背景知识,提供 7×24 小时智能应答,减少客服 50% 工作量。

发布会上,田申还现场演示了 “N” 个岗位智能体的落地效果。以产品设计助手为例,只需输入需求背景,该智能体便可自动拆解需求、收集历史文档(含数据库信息、需求文档、会议纪要),生成涵盖页面改动、按钮逻辑、数据库设计的产品设计说明书,还能补充测试性能要求等非功能性内容,使产品设计效率提升 50%。

目前,该智能体已在科捷昆山数智化旗舰仓完成实践部署,订单准点完成率、仓库管理效能提升,客户投诉率显著下降,验证了其商业价值。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智能体,AI不在高处而在实处

对于 “小金” 智能体的未来发展,科捷制定了清晰的规划。在技术层面,小金锚定供应链领域 “AI 原生”—— 即基于 AI 思维重构业务流程,而非在传统流程上叠加 AI 工具。田申以财务结算流程举例,传统模式下财务人员需每月集中收集数据、制作账单、审核对账,而 “AI 原生” 思路下,借助智能体实现账单数据自动收集与生成,将 “月更” 改为 “日更”,通过每日财务数据反向监测业务风险、优化运营,使原本单纯的结算流程转变为 “业务赋能枢纽”。科捷计划通过持续研发,构建百量级供应链垂直智能体集群,覆盖仓储、运输、报关、售后等全域场景,最终以 AI 重塑供应链全链条运作逻辑。

商业化方面,科捷采取 “试点先行、逐步拓展” 策略。2025 年,将优先推出 “小金” 智能体客户版,与零售、3C、快消等行业标杆客户开展合作试用,客户版将保留核心智能体功能,并新增三大专属服务:常见问题 24 小时快速应答,大幅提升客服响应效率;业务风险预警,通过 AI 分析运作数据降低履约中断、库存积压等风险;个性化业务优化建议,集成决策助手能力为客户提供库存管理、仓网布局等定制方案,实现 “AI 管家式服务”。2026 年,在试点验证效果后,将面向全行业进行规模化推广,同时开放智能体建设方法论,为客户提供 “业务梳理 — 数据采集 — 数据建模 —Agent 建设 —Agent 运营” 的一站式智能化转型服务。

红杉资本 2025 年 8 月公开的数据显示,全球生成式 AI 市场规模未来将触及 10 万亿美元,这一庞大的市场体量背后,是各行业对智能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供应链领域更是如此。不过,产业爆发的同时,“技术原型到工业化应用” 的跨越仍是普遍难题 。田申认为,当前大模型本体能力正逐渐趋同,未来行业竞争的主战场将聚焦于 “AI 应用工艺”,尤其是能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工业化落地能力。

科捷推出 “小金”,正是踩准了这一行业发展风口。供应链行业从来不缺 “高大上” 的 AI 概念,但脱离具体场景的 “空中楼阁” 难以走远,“小金” 从一开始就锚定 “实用”—— 依托科捷 20 余年积累的 160 余个仓库运营经验、300 余座城市业务覆盖的实战沉淀,以及日处理 500 万单订单的技术储备,让智能体既能看懂物流数据,又懂行业痛点,成为能落地的 “实干派”。

田申在发布会结尾的呼吁,“我们不想做跟随者,要通过实实在在的落地,成为智能化转型的引领者。” 这份魄力,或许会开启供应链行业的全新想象 —— 随着 “小金” 等供应链智能体的普及,供应链可能不再是 “被动响应” 的链条,而是能主动预判需求的 “智慧网络”:仓库里,智能体提前算准库存波动,让货物 “按需流动”;跨境物流中,报关、运输、结算全流程由 AI 协同推进,效率翻番;甚至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借助专属智能体,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聚焦创新与服务。

未来,科捷还会联合物流企业、电商平台,制造厂商等更多的行业伙伴扩大供应链智能体生态。当越来越多的 “小金” 式AI融入不同业务场景,供应链行业将会迎来 “全链路智能协同” 的新时代——分散的仓储、运输、销售数据被打通,形成真正高效、敏捷、韧性的智慧供应链体系。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暂无数据

公司动态

    暂无数据

盘面综述

    暂无数据

IPO动态

    暂无数据

港股涨幅榜
  • 港股通
  • 红筹股
  • 国企股
  • 科技股
  • 名称/代码
  • 最新价
  • 涨跌幅

暂无数据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