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数

"H拆A"登陆北交所第一股 天工股份今日正式挂牌上市

来源:上海证券报2025-05-13 20:23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5月13日,江苏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天工股份,证券代码:920068.BJ)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港股分拆A股(“H拆A”)登陆北交所的首家上市公司,同时也是北交所战略配售新规落地后的首单案例。截至收盘,公司股票涨幅达411.93%,股价报20.17元/股,市场热度可见一斑。

深耕钛合金全产业链技术优势驱动业绩高增

作为钛合金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天工股份专注于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棒材、丝材、板材及钛锭(钛合金冶炼的初级形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航空航天、3D打印、生物医疗等领域。公司通过自主创新的短流程工艺技术,实现了从海绵钛熔炼到精加工的全产业链覆盖,在成本控制与产品性能上形成双重优势。

这一技术优势已直接转化为业绩增长动力。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3.83亿元攀升至8.01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从0.64亿元增长至1.70亿元,复合增速领跑行业。

其中,2023年公司向苹果供应链企业常州索罗曼批量供应钛合金线材,该客户贡献超80%的收入,推动当年营收同比激增170%至10.35亿元。随着苹果iPhone15 Pro系列钛金属中框的成功应用,荣耀、小米等厂商加速布局钛合金消费电子部件。

市场预计2025年全球消费电子用钛材需求将突破10万吨,天工股份凭借先发技术优势占据有利地位。

募投项目加码高端制造锁定战略配售长线信心

本次天工股份公开发行6000万股,发行价3.94元/股,募集资金4亿元,主要用于年产3000吨高端钛及钛合金棒材、丝材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投产后,公司总产能将从7000吨提升至10000吨,进一步满足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端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战略配售数量达1800万股(占比30%),吸引了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中金公司等12家机构参与,其中8家机构自愿锁定18个月,创下北交所历史最长锁定期纪录。

这一战略配售方案为北交所后续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通过引入多元化投资者、设置差异化锁定期,既稳定了市场预期,又强化了投资者与企业的利益绑定,为平衡市场流动性与长期价值投资提供了创新示范。

多方合力共筑上市里程碑锚定全球竞争新目标

在上市仪式现场,镇江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凯指出,天工股份的成功上市是镇江市落实“产业强市”战略的重要成果。作为区域经济“头雁”,天工股份深耕钛合金制造领域,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其系统化集成方案已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周凯强调,市政府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南钢集团作为天工股份第二大股东及战略投资者,其董事长黄一新高度评价双方八年来的合作成果。他指出,天工股份以“材料报国”的初心,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领域与南钢形成“1+1>2”的协同效应,未来将通过资本赋能与产业资源整合,助力天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天工股份董事长朱泽峰在致辞中回顾了企业从长江滩涂起步的创业历程,强调“实业为根、创新为魂”的信念是支撑企业跨越技术瓶颈的核心动力。他表示,上市是“再出发的发令枪”,未来将聚焦技术创新与国际化布局,以绿色智造推动产业升级,目标从“行业一流”迈向“全球知名”。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计划将募投资金重点投向航空航天领域,其高端钛棒、丝材产品已进入国产大飞机供应链。据测算,相关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新增收入6亿元,毛利率超35%,在国产替代浪潮中抢占先机。

申万宏源证券代表张翼飞则从投行视角肯定天工股份的成长潜力,称其上市是“新起点”,期待企业借助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上市仪式现场,北京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张梅与天工股份董事长朱泽峰分别代表双方签订证券上市协议。

随着开市钟声敲响,天工股份正式开启资本市场新征程。从消费电子到航空航天,从国产替代到全球竞逐,这家以创新为驱动的企业正蓄势待发。在“钛”时代的风口上,天工股份能否以技术硬实力书写“中国材料”的新篇章?市场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暂无数据

公司动态

    暂无数据

盘面综述

    暂无数据

IPO动态

    暂无数据

港股涨幅榜
  • 港股通
  • 红筹股
  • 国企股
  • 科技股
  • 名称/代码
  • 最新价
  • 涨跌幅

暂无数据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