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特锐德(300001)发布2024年度报告。年报披露,公司锚定“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与电动汽车充电网两大主业,坚定实施“一机两翼、双轮驱动”的战略路径,经营业绩强势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74亿元,同比增长21.15%;实现归母净利润9.17亿元,同比增长86.62%,盈利能力跃升至新台阶。
智能制造持续领跑 集成服务赋能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
在“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的大背景下,特锐德依托在电力设备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持续推动产品矩阵优化与服务模式升级。2024年,公司“智能制造+集成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4.85亿元,同比增长22.47%,归母净利润达7.09亿元,同比增长91.42%。
据了解,特锐德高压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新能源箱变等高端箱式电力设备产品持续在新能源发电、电网、铁路、数据中心等核心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预制舱产品已迭代至330kV电压等级,具备三层立体建站能力,成功应用于南方电网项目,标志着公司在电力系统模块化、集成化、数字化建设方面的行业引领地位进一步巩固。
同时,公司推出的66kV全密封新能源升压箱变、第二代智能中低压开关柜等一系列核心产品不断刷新行业标准。2024年,特锐德荣膺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彰显了其在高端智能电力装备领域的领先实力。
聚焦源网荷储场景 国内市场优势持续巩固
2024年,特锐德在国内市场始终围绕“源网荷储”全链条高质量发展机遇,加快技术产品迭代,精准服务各类客户场景,持续夯实在发电、电网、用户等多领域的市场优势。
例如在发电侧,公司在大唐、龙源、华能等重点客户框架中多项产品位列中标首位,中标总额同比增长超70%,在预制舱、箱变、GIS等多产品线实现全链条突破。储能侧,公司全年交付近900台储能箱变,成功服务于青海、江苏、西藏、河北、宁夏等地的多个重点示范项目。
电网侧,公司持续深化电网根据地战略,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持续稳定中标,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预制舱式智慧配电房、轻质高强度复合环保材料预制舱等解决方案在多个省市规模落地,支撑配电网升级改造。
用户侧,公司继续深耕铁路、数据中心、油气化工等重点行业,服务中石油、中国移动、阿里等龙头客户,形成“产品+服务”一体化交付能力,全面巩固市场龙头地位。
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 海外业务合同额增长逾130%
在巩固国内优势的同时,特锐德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速全球化布局。2024年,海外业务合同额达8亿元,同比增长131.87%,收入实现翻番。
特锐德聚焦中东非、中亚欧、东南亚及太平洋三大区域,围绕新能源、电网、矿业、石化等行业深耕细作。成功中标哈萨克斯坦巴依姆铜矿、沙特风电EPC项目、乌兹别克斯坦新能源项目等一批标志性工程,2025年初再获沙特国家电网7亿元大单。公司已与西门子、ABB、施耐德等国际巨头建立合作,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充电网规模全国第一,构建“充电网+微电网+虚拟电厂”新生态
2024年,特锐德旗下特来电持续稳居全国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运营商地位。公司依托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前瞻性战略布局,在持续扩展终端规模的同时,系统构建了“充电网-新能源微电网-虚拟电厂”三位一体的能源协同体系,逐步由基础设施运营商向新型能源系统服务商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公司全年充电网业务收入达48.90亿元,同比增长18.41%;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71.93%,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在充电网规模方面,特来电因地制宜推进公交、公共、物流、园区、小区“五张充电网”建设,形成覆盖全国的多层级、强联通的充电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底,公司运营公共充电终端达70.9万个,其中直流终端42.4万个,全年充电量突破130亿度,市场占有率达24%,累计注册用户超过3400万人,充电网规模与使用活跃度遥遥领先。
在技术创新方面,特来电发布“充电设备智能运维大模型”“充电与电池安全大模型”“充电网+微电网虚拟电厂能源调控大模型”等前沿成果,显著提升大规模充电设备的运维效率、电动汽车充电安全防护的精准度以及充电负荷、光伏发电等要素的预测速度和预测准确率。此外,公司发布的乘用车自动充电机器人等新产品也打开了智能充电的新应用场景。
同时,特锐德持续加大微电网布局,推动“光储充放一体化”绿色场站落地。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布局微电网电站超过800个,覆盖140余城市。
依托庞大的充电终端和微电网基础,特锐德同步打造虚拟电厂平台,构建聚合、预测、调度、交易全流程闭环。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实现与38个网、省、地级电力调控中心、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或负荷管理中心的在线信息交互,具备调度能力的站点超3400座。公司2024年参与调峰辅助服务、需求侧响应等电网互动业务规模超过300万kWh,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电量超过14亿kWh。
此外,公司大力推动充电网生态合作,已与保时捷、奥迪、奔驰、宝马、小鹏、理想等70多家车企达成合作。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累计建成1900余座车企品牌站。同时,公司基于技术、规模、平台、数据等优势与保险、银行、地图商等合作伙伴协同开展安全检测、充电权益、品牌推广等充电网生态业务。
会计准则调整短期影响收入口径,长期成长逻辑未变
2024年,特锐德根据财政部相关案例指引,对充电运营业务中电费收入的确认由总额法变更为净额法。本次会计政策变更虽然可能使公司营业收入出现阶段性下降,但不会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类似会计处理方式已在金冠股份等上市公司中落地执行,被认为更真实反映了企业在电动汽车充电业务中的“服务者”角色,也有助于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横向可比性提升。
展望2025年,特锐德表示将持续聚焦技术创新、产业协同、智能制造和全球化战略,全面推进产品升级、流程再造和数字化运营管理,锻造核心护城河,助力“双碳”目标落地,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贡献“特锐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