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龙头禾赛登陆港交所 首日涨近10%|港美股看台
9月16日,禾赛-W(02525.HK)在港挂牌上市,完成港股和美股双重上市,禾赛科技也因此成为全球首家“港股+美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上市首日,禾赛-W盘中一度拉升至244港元,较发行价212.80港元/股上涨超14%。截至收盘,该股上涨9.96%,报234港元/股,总市值超350亿港元。
公开发售获168倍认购
禾赛科技此次港股发行引发市场热烈追捧。禾赛-W发布的发售结果显示,公司此次IPO发售1700万股,募资总额约为41.60亿港元。
公司此次公开发售占发售股份的10%,获得了168.65倍超额认购。
国际发售占发售股份的90%,同样获得了14.09倍超额认购。
国际发售中获得基石投资者认购,包括高瓴旗下HHLRA、泰康人寿、WT Asset Management、Grab、宏达集团、Commando Global Fund,一共认购542.12万股,耗资约11.54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禾赛已于2023年2月登陆纳斯达克,此次港股上市使其成为首家完成“美股+H股”双重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为何禾赛科技此次在港股上市颇受市场关注?根据灼识咨询数据,禾赛科技在2022年—2024年连续三年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货商。截至2024年12月,公司成为全球首家单月出货量突破10万台的激光雷达公司。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市场获得数量最多的量产定点,囊括全球22家主机厂的120款车型。公司是理想汽车、极氪及零跑汽车等汽车品牌的激光雷达供货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与一家欧洲顶级汽车制造商达成一项独家量产定点,启动了一项多年期计划,该计划将延续到下个十年,涵盖燃油车及电动车平台。
据禾赛科技招股书,除激光雷达外,ADAS市场亦广泛使用各种非激光雷达传感器,以增强车辆感知能力并辅助驾驶任务。摄像头是视觉识别的主要工具,可实现车道检测、交通标志识别和物体分类,但其性能可能受光照条件影响。毫米波雷达适用于全天候中远距离检测,常用于自适应巡航控制和盲区监测。
本次禾赛科技港股IPO募集资金,超过80%资金将用于研发激光雷达产品,巩固公司在激光雷达的领先市场。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激光雷达可提供高精度测距、先进三维建模及强抗干扰能力,已广泛应用于多个应用场景,包括ADAS、无人出租车、无人巴士、无人卡车以及仓储物流、工业制造及智能农业等产业所使用的其他机器人。近年,激光雷达的应用已突破传统领域,进一步拓展至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信号优化等领域。此外,激光雷达预计将在元宇宙等新兴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其技术集成预期可推动新一轮产业转型及技术创新。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全球激光雷达行业的规模由2020年的3亿美元增加至2024年的1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7.6%。预计于2029年将进一步增加至1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1.2%。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激光雷达行业的市场规模及增长率大幅超越其他地区。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2020年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79.8%,预计2024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60.8%。
据交银国际的研究观点,目前激光雷达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和成本压力,生存仍然是核心目标。头部企业聚焦芯片化设计提升集成度与生产效率,降低制造与组装成本,同时增强可靠性,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均已完成SPAD-SOC的布局。从长期趋势看,全固态激光雷达凭借更高稳定性、更小体积及更低成本的核心优势,正成为行业主流方向,尤其适合大规模装车应用,是企业技术演进与战略布局的重点。
东吴证券表示,汽车智能化、自动化推动的自动驾驶技术级别不断升级发展,从内部座舱到外部感知系统及安全标准均呈现出更高的要求。激光雷达作为ADAS感知层组成环节中的重要硬件,近年来头部厂商不断推进关键零部件自研能力,有效降低激光雷达成本及价格,提升其在中低档车型上车渗透率。未来自动驾驶级别朝着L3/L4—L5发展,激光雷达单车用量或持续增加,叠加车企车型智能化渗透率逐步提升,激光雷达或将迎来快速放量阶段。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