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数

"雪王"火爆香江

来源:上海证券报2025-02-25 20:16
港股市场回暖,也点燃了新股市场打新的热情。近期,内地企业赴港IPO,港股融资打新热潮高涨,频频出现数百倍甚至数千倍的超额认购。

截至2月25日,蜜雪集团融资认购倍数已超过4590倍,认购金额超越港股史上“冻资王”,即2021年2月5日上市的快手,当时冻资1.264万亿港元。不过,自港交所FINI推出后,券商不用将客户认购金额全数投入FINI,只要将香港公开发售集资3.45亿港元左右的资金投入即可,所以现时认购新股的金额,与过往的“冻结资金”,在概念上有分别。

与此同时,香港证券公司也频繁开出“送现金、零佣金、拼转仓”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助长了新股打新的热潮。业内人士认为,金融科技机制的创新与港股活跃度升温叠加下,港股打新热潮有望持续。

港股新股融资活跃

截至2月25日记者发稿,蜜雪冰城母公司蜜雪集团孖展(即融资融券)火热,目前券商借出的融资额高达1.58万亿港元。其中,富途证券借出最多融资额,高达9138.81亿港元,辉立证券借出3060亿港元,信诚证券借出1600亿港元,老虎国际借出1019.09亿港元,耀才证券借出320亿港元。

近期,港股成交额持续维持高位,让在港券商开户量等数据有一定幅度增长,也让更多投资者加紧交易在港上市的中资标的。

记者获悉,随着港股活跃度不断提升,各家券商开户数量均有增长。中资券商中,华泰国际、国泰君安国际每日活跃度均有显著增长。耀才证券为了抢夺其他券商的客户,推出了转仓最高送100股腾讯股票及有望获最高20万港元转仓费等优惠。

与此同时,散户投资者的热情被新型融资工具激活,有香港券商给投资者放出了百倍杠杆,并提供“零利息”优惠。

“送现金、零佣金、拼转仓”这些现象,显示了港股市场不断活跃的趋势。此前,华泰国际宣布港美股交易“零佣金”,随后富途证券等迅速跟进。

业内人士表示,零佣金是金融科技不断推进下的大趋势,科技红利将给终端用户创造使用上的极致体验和成本上的不断压缩,通道型收费会慢慢消失。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师叶尚志认为,券商的收入,除了交易佣金外,还包括公司上市和包销收费、提供财务安排意见、融资利息收入,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如理财、研究等。券商的盈利重心将会逐步朝向非佣金收入。

中金公司王汉锋等人表示,港股新股随市场波动、经济周期、流动性好坏存在“大小年”现象。不同IPO项目分化显著,存在明显的“肥尾效应”。部分优质IPO项目虽然在上市后因打新热情降温短期内可能承压,但中长期表现亮眼。

超额认购频现与市场规则改革有关

港股新股市场频频出现超额认购,与港股市场规则有关。2023年11月,港交所推出FINI平台后,引入了全新的公开招股资金预付模式。港交所指出,在此前的模式中,参与公开认购的结算参与者需要全额预付所认购股份的金额。该平台推出后,结算参与者只需要预付认购股份的总金额或新股在公开认购部分中最高的金额两者间较低的金额。这也就大幅减少了券商的资金成本,直接推高了新股公开发售的超额认购倍数。

自去年12月以来,出现上百倍超额认购的港股新股较多。其中,今年1月10日上市的布鲁可,超额认购倍数达到6000倍。2月12日,古茗上市,超额认购倍数为195倍。

不过,超额认购倍数高,并不代表新股上市投资者盈利一定高。2月12日,古茗上市,首日收盘跌6.44%。

业内人士提醒,对于内地投资者而言,在享受在港券商零佣金等优惠政策的同时,更要关注背后隐藏的市场波动风险。毕竟,几十倍孖展融资背后,投资者也需要做好承受损失的准备。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暂无数据

公司动态

    暂无数据

盘面综述

    暂无数据

IPO动态

    暂无数据

港股涨幅榜
  • 港股通
  • 红筹股
  • 国企股
  • 科技股
  • 名称/代码
  • 最新价
  • 涨跌幅

暂无数据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