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以“苏州最舒心,同心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苏州苏商大会举行,海内外千余位苏商代表齐聚苏州,深化交流合作,共话苏州发展大计。会上,苏州市政府发布《苏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关于加快集聚青年人才的若干措施(试行)》,推出苏州市“百万人才新增计划”“百校千企联盟”“百亿人才基金”三个实施方案,以“真金”体现“真心”。
会上,苏州本地民营企业家代表、苏州籍民营企业家回归代表、“新苏商”代表、新一代民营企业家代表、海外苏商代表以TED演讲方式,讲述企业发展历程,弘扬“四千四万”和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10位苏商代表共同宣读苏商倡议,发出坚守主业、做强实业的集体承诺,表达了四海苏商“携起手,爱苏州”、共建美好家乡的共同心愿。
民营经济“新”潮涌动
恒力、盛虹、科沃斯、好孩子、波司登、金螳螂……苏商大会场外,一面红墙装饰有苏州企业商标、LOGO,涵盖老字号和新品牌,吸引众多嘉宾排队合影、打卡。
“民营经济已成为苏州就业创业的主要渠道、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在大会致辞时表示,截至2024年末,苏州拥有民营企业86.5万户,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产值同比增长8.9%,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5%,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同比增长5.8%。苏州民营企业中,25家企业入围“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2家企业入围“2024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6家民营企业营收超千亿元。
“今天的苏州,创新创业动力强劲,创造了江苏省全省近20%的经济总量,培育出了如恒力、盛虹、沙钢、亨通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万亿级和千亿级产业集群,这是广大苏商以‘四千四万’精神拼搏奋进的生动写照。”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胡广杰在大会致辞时表示,希望广大苏商保持战略定力,争做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坚持创新驱动,争做科技先锋的引领者;厚植家国情怀,争做兼济天下的传承者。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前沿赛道上,苏州民营经济千帆竞发。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苏州全市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486家,其中民营企业15618家,同比增长14.9%,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89.3%。民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587家,占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比重达96.7%。
“苏州,早已不是他乡”
大会上,《苏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关于加快集聚青年人才的若干措施(试行)》发布,以更优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添翼”,用更暖的政策为人才“筑巢”。其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围绕优化提升市场、创新、政务、法治、人文“5个环境”,推出15个方面工作举措。一是打造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优化市场准入,构建“金融超市”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推动土地、数据等要素高效利用,推出降成本综合“政策包”。二是打造更高水平的创新环境,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链条优化人才服务,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三是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建设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高效增值服务,推动政策服务智能化、政务服务场景化、涉外服务一体化。四是打造稳定透明的法治环境,坚守契约精神,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推行纠纷多元化解。五是打造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向奔赴。
来苏州20多年,立讯集团副董事长王来胜感到,苏州的营商环境不仅仅是政策的叠加,而是以产业远见、服务温度与创新胆识铸就的“系统竞争力”。“2022年,企业急需完成一个重大项目的厂房建设,但要在短短9个月内完成80万平方米的厂房建设,难度可想而知。面对挑战,苏州昆山真正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在选址、用地、审批等方面‘一路绿灯’,三天内办齐了四证,实现了‘交地即发证、发证即开工’,再次刷新了重大项目审批的最快时限。”王来胜表示,苏州“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让企业家在苏州生活舒心、创业顺心、投资放心,在他看来,“苏州,早已不是他乡”。
舒心的营商环境吸引各地人才成为“新苏州人”,也牵动着苏州籍民营企业家回归故里。苏州是博瑞医药创始人袁建栋的家乡,数十年前,他从这里启程出国深造。“2001年,我带着自己攒下的4万美金,回国创业。”袁建栋说,“虽然当时钱不多,但我觉得,创业就像种树,重要的不是你一开始有多少肥料,而是你能否找到一片适合生长的土壤。选择苏州,不仅仅因为这里是我的家乡,更因为这里的产业布局超前、政务服务高效,还有‘亲商、安商’的营商环境。”
苏商精神代代相传
苏商精神应包含什么样的内涵?作为本地民营企业家代表,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认为“家国情怀”和“实干精神”这两点始终不能变。“无论做什么,心里都要装着国家。苏商的成功,从来不是靠空谈,而是靠实干,拼出来、干出来的”。
“苏州苏商和苏州工匠的每一次创新、每一件产品都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故事。”刘小涛说,苏州苏商以“精工”为追求,把极致匠心融入到产品打磨、企业管理中,成就了苏州制造的金字招牌。苏州苏商以“敏行”为法宝,不断练就勤思善学、灵活应变的商业智慧,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机遇,始终敢闯敢试、勇立潮头。苏州苏商以“致远”为目标,富而思远、富而思进,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大局,体现了矢志报国、为民造福的精神境界。刘小涛表示:“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苏商的精神特质正在代代传承、生生不息。很多新一代苏商已经成长起来,担起重任。”
2016年6月,时年37岁的沈彬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沙钢集团董事长。“老一辈沙钢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断登攀的企业家精神,驱使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传统产业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沈彬说,现在,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未来,沙钢将以精工精神打造产品,在传承中创新,以高端化抢占市场;以致远目光优化工艺,在引进中创新,以绿色化开辟产业新赛道;以敏行思维提高效率,在探索中创新,以数字化重塑产业逻辑;以系统理念加力突破,在发展中创新,以多元化壮大主业实力。”
苏商精神也在亨通集团掌门人崔根良、崔巍父子之间赓续传承。亨通集团董事长崔根良表示:“今天,亨通的接力棒正在传递给年轻人,相信年轻人的奋斗进取,相信年轻人的创新活力,定能创造新时代苏商的奇迹。”亨通光电董事长崔巍回应父亲的期望说:“这十年,我从车间到董事会,每个脚印都在告诉我,接棒不是重复跑,而是开新道,传承亨通的韧劲,激发新时代的拼劲,定能跑出光纤新速度。”
“让我们以家国为重,以发展为要,以创新为任,以富民为本。争作‘崇实、精工’的表率,勇当‘敏行、致远’的先锋。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携企手,爱苏州!”会上,苏商代表发出坚守主业、做强实业的集体承诺,表达共建美好家乡的共同心愿。苏州也将汇聚更多苏商智慧和力量,共同拥抱民营经济发展“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