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4月22日,多家电商平台宣布对“仅退款”规则进行重大调整,这意味着无序的“仅退款”在电商行业正式终结。据淘宝规则显示,为平衡实现商家权益保护与消费者体验提升,后续平台将不主动介入消费者在已收到货后的“不退货退款”售后申请,由卖家先行与消费者协商处理。
2024年7月,淘宝率先对“仅退款”做出优化,通过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升级异常行为识别模型等一系列举措,遏制不合理“仅退款”。2024年11月,快手电商宣布废止“退款不退货”。今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平台1688宣布全面取消“仅退款”。
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介绍,2017年,亚马逊推出“退款不退货”的售后服务,目的是通过减少退货流程来鼓励下单。2021年,拼多多推出“仅退款”售后服务。2023年底,淘宝、京东、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陆续跟进或更新“仅退款”相关服务。到了2024年初,“仅退款”已经成为电商行业的“标配”。各平台介入增多,“薅羊毛”现象频发,因此商家不满激增,与消费者矛盾激化。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网络消费热点投诉问题第一位就是“任意仅退款”。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俊斌认为,原来的“仅退款”出发点是维护了消费者利益,但并不符合目前的环境,属于粗犷式简单化处理。
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秋城表示,“仅退款”不仅仅破坏商家合理利益,更破坏了电商生态的公平原则,是平台竞争白热化阶段,基于自身竞争压力与平台利益,牺牲商家合理利益,甚至是以牺牲公平为代价的体现,其不为消费者,更不为商家,核心是平台获取流量客户黏性的一种手段。
今年以来,各大平台明显加大了对“任意仅退款”的调整力度。
2025年,淘宝以“扶优去劣”为核心战略,对平台运营逻辑进行深度重构与聚焦。年初,淘宝天猫在服饰、美妆、运动户外三大行业试点推出优质品牌限时返佣激励。记者了解到,截至3月底,90%品牌达成双位数高增长目标,接下来该政策将增频扩围,频次提高为“全年多次”,并逐步向全行业拓展。
此外,淘宝还升级上线了一系列运营政策,如上线“退货宝”、异常订单退还推广费、持续打击“羊毛党”、治理恶意店群和AI假图等,多方位保护商家和消费者权益。
4月16日,淘宝天猫公告“关于新增《淘宝平台店铺真实体验分规范》的意见征集”,宣布即将上线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根据商品质量、物流速度、服务保障三方面表现,建立真实、客观、透明的消费者体验反馈机制,让真实体验分成为消费者未来重要的购物决策依据。
这意味着,异常订单信息不再影响商家评价体系,剔除“羊毛党”、刷单等因素影响,商家只需为已签收的真实有效订单负责,无需过度内卷,而可以把精力投入到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服务方面。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平台“仅退款”休矣,意味着买家滥用政策“薅羊毛”的恶意退款行为再也行不通了,这对于优化平台营商环境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望进一步刺激平台经济的消费热情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