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3 年3 月26 日,公司发布2023 年财报,2023 年实现营收34.06亿元(YoY-10.6%),毛利约为15 亿元(YoY-41%),毛利率为44.1%(YoY-22.7pct),年度亏损约为64.95 亿元(亏损增加6.6%),EBITDA 亏损收窄至54 亿元(亏损收窄2.2%)。
生成式AI 业务高速增长,传统AI 业务全面收缩。2023 年公司重新明确了生成式AI、传统AI 业务以及智能汽车三大业务板块。其中,生成式AI 收入达11.84 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00%,占集团收入的比例提升24.4pct至34.8%。主要得益于公司在从底层算力到模型、商业化落地的布局。上海临港AIDC 上线GPU 数量高达4.5 万张,运营算力达12000P,服务于小米、阅文、微博等领军企业。模型端持续升级迭代,“日日新”大模型系列已经迭代至4.0 版本,在代码编写、数据分析等场景中的表现接近GPT-4,全面对标GPT-4 Turbo 的“日日新5.0”版本或于2024 年4 月发布。商业应用持续落地,在金融、医疗、智能终端等方面不断突破。传统AI 业务收缩,2023 年营业收入18.38 亿元,同比下降41.1%,占集团总收入的比重下降28pct 至54%,主要由于公司对于智慧城市业务的主动收缩。2023 年,智慧城市相关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 约30%的份额下降到2023 年不到10%,而且有可能持续下降。智能汽车业务保持稳健增长,2023 年“绝影“智能汽车业务营收3.84 亿元,同比增长31.1%,占总体营收的比例同比提升3.6pct至11.3%。量产交付新增129 万辆,同比增长163%,绝影累计交付195 万辆,覆盖90 多个车型,新增超过1600 万台定点订单。
毛利承压,亏损仍未收窄。2023 年,公司销售成本达19.05 亿元,同比增长50.5%,主要由于2023 年客户需求的推动,导致硬件及AIDC 相关成本增加。公司毛利同比下降41%至15 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22.7pct 至44.1%。优化费用支出,研发、销售以及行政开支均下降,其中研发开支同比下降13.7%至34.66 亿元,销售开支同比下降9.1%至8.19 亿元,行政开支同比下降3.6%至15.11 亿元。亏损仍未收窄,其中年度亏损净额64.95亿元,同比扩大6.6%,经调整亏损净额同比增长14.3%至亏损54.14 亿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7/58.9/67.7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9.9%/23.6%/1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7/-26.5/-19.6 亿元,EPS 分别为-0.1/-0.08/-0.06元/股,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AI技术落地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AI 监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