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数

商汤-W(0020.HK):收入稳健增长 向生成式AI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已阶段性达成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08-29
  收入稳健增长,生成式AI 业务贡献6 成收入。公司发布2024 年中期业绩公告,2024H1,集团整体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日日新大模型能力实现了飞跃式提升,模型推理成本快速下降,模型调用量显著增长。2024H1,集团总收入为17.40 亿元,同比增长21.4%。三大业务中,生成式AI 收入为10.51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5.7%,占集团收入比跃升至60.4%;“绝影”智能汽车业务收入为1.68 亿元,同比增长100.4%;传统AI 收入5.20 亿元,同比下降50.6%。同时,公司的海外业务亦稳步增长,收入同比增幅达40.1%、占集团收入18.5%。2024H1,集团整体毛利润为7.67 亿元,同比增长18.2%,毛利率为44.1%。集团在加大投入大模型相关研发的同时,积极优化运营支出以减少亏损,销售费用为3.29 亿元,同比降低21.2%,行政费用为7.35亿元,同比降低7.7%,研发费用为18.92 亿元,同比上升6.1%,研发人员数3399 人。相较2023 年同期,整体期间亏损同比减少21.2%至24.77 亿元。
  生成式AI 已成为公司主导型业务,AIDC 服务份额跻身行业前三。2024 年生成式AI 迎来黄金发展时期,各行业的企业客户与公司合作,将传统计算转向价值数万亿人民币的智能计算,大模型和智算成为新质生产力,显著提升各行业效率,帮助客户赢得生成式AI 时代的收入增长机会。公司的生成式AI 业务实现255.7%的大幅增长,成为集团的主导性业务,这源于中国市场对大模型和AIDC 的强劲需求。除互联网行业外,智能硬件、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医疗、金融等行业也积极采用生成式AI 技术,形成多个巨大的垂直市场。公司正处于下一波增长的有利位置。日日新大模型和大装置AI 云服务已全面投产,有效支持了万亿参数多模态模型的训练以及大规模AI 推理。通过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公司提供全面的企业级生成式AI 解决方案,覆盖云端、本地数据中心和终端设备。根据公司援引IDC 近期发布的报告,公司的大模型平台及应用以16%市场份额排名行业第二,AIDC 服务以15.4%市场份额跻身行业前三。
  商汤向生成式AI 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已阶段性达成。公司的核心优势在于「商汤大装置+大模型」的深度协同,这使得公司能够快速迭代模型并降低推理成本。2024H1,3000 多家行业头部企业使用商汤的大模型及AIDC 服务,“日日新”大模型整体调用量实现400%的增长。截至2024 年8 月运营总算力规模已突破20000 PetaFLOPS,相较2024 年3 月提升约70%,公司上线GPU 数量达到5.4 万张,稳居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具备从千GPU 集群到万GPU 集群的设计、建设、和灵活调度运营的成熟能力,能够支持高达2万亿参数的MoE 多模态模型的稳定高效训练和推理。在推理场景中,公司以创新的技术架构实现了相同算力及电力成本下的每秒请求数(QPS)提升4倍,并实现了推理服务弹性按需伸缩,优化了大规模AI 推理的整体成本。此外,公司基于原创的训推一体、算电协同等技术创新,持续提高万卡集群的GPU 资源利用率至最高80%以上,提升AIDC 的整体运营回报率。
  日日新大模型持续迭代,公司生成式AI 各行业落地稳步发展。商汤日日新大模型集合了公司的尖端研发资源,自2022年底开始,以超过10000 张GPU 的算力资源投入,由1.0 版本迭代至2024 年7 月发布的5.5 版本。日日新大模型5.5多模态能力全面加强,实现了对标GPT-4o 的综合性能和实时交互体验,成为中国第一个多模态的实时交互大模型。公司基于日日新5.5 蒸馏出不同规模的模型,以提供全面的企业级生成式AI 解决方案,覆盖云端、本地数据中心和终端设备。公司也从互联网行业客户,扩展至智能硬件、电动汽车、机器人、医疗、金融等行业。日日新2024H1 整体调用量实现400%的增长,用户数和用户平均调用量均大幅增长。在金融领域中,以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海通证券为代表的企业客户使用公司的金融大模型能力构建金融垂类场景应用,覆盖员工助手、合规风控、编程助手、数字人、营销等业务场景。在医疗领域中,上海瑞金医院、上海新华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大型医院采用公司的「大医」医疗大模型,将大模型建设为医院智能化中枢,实现智能导诊、预问诊、用药咨询、诊后随访、多模态数据治理等功能,赋能患者诊前一诊中一诊后就医全流程及专病科研工作。在Copilot 助手领域中,商汤代码助手、办公助手产品「小浣熊」成为国内增长最快的Copilot 产品之一。中国电信、金山办公等大型企业用户,以及数十万个人用户和开发者已经成为了「小浣熊」的用户。在拟人交互领域中,商汤的拟人大模型支持了微博、阅文筑梦岛、爱奇艺、想法流等互联网应用,用户粘性和活跃用户数量持续保持在行业前列,日调用量在半年内上涨了近22 倍。公司的端侧小模型在推理速度及模型能力上保持领先,在手机、汽车、个人电脑、智能音箱等多种IoT 设备上带来全新的用户交互体验,推理速度可达每秒100 字,服务了小米、OPPO 等客户。
  商汤绝影量产交付快速推进,目标2026 年形成上海自动驾驶垂类大模型。商汤绝影的定位是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汽车技术引领者。2024H1,绝影智能汽车业务实现收入1.68 亿元,同比增长100.4%。在量产交付方面,2024H1 新增交付70.5 万辆,同比增长80.0%,累计交付车辆数达到260 万辆、覆盖104 个车型。2024H1 新增定点车型15 个,新增定点车辆数约600 万辆,其中包括大众、雷克萨斯等海外品牌的定点。此外,绝影还参与到多家中国车企的出海项目中,绝影的全球影响力日益凸显。在智能驾驶领域,绝影持续引领一段式端到端自动驾驶的量产研发,凭借商汤大装置的充沛算力、高质量仿真数据和行业领先的大模型性能,UniAD 端到端方案带来更高的智驾能力上限。2024 年4月北京车展上,UniAD 成功进行了实车展示,在无高精地图的条件下,仅依靠视觉感知完成复杂的实况道路测试,被媒体誉为「中国自己的FSD(全自动驾驶)」。公司利用世界模型合成多视角视频数据,用于加强UniAD 模型的训练和测试。2024H1,绝影智驾定点车型一汽红旗EH7 实现量产。至此,绝影已将高速领航功能交付给广汽、合众、一汽3 家车企的5 款车型。2024 年6 月,工信部公布了全国首批开展L3 自动驾驶上路通行试点的9 家车企,绝影为9 家中的2 家——广汽和一汽提供L3 智驾解决方案。绝影还作为牵头单位参与上海经信委发起的上海自动驾驶垂类大模型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目标到2026 年形成自主可控、成熟可落地的上海自动驾驶垂类大模型,量产规模万辆级。在智能座舱领域,基于日日新多模态大模型、文生图模型等能力组合,绝影与奥迪、大众、本田、宝马、小米、上汽智己、吉利等10 余家海内外车厂建立车舱大模型的合作。绝影在业内率先实现了实时交互的多模态大模型日日新5.5 的车端部署,首帧延迟减少到60 毫秒,显著提升了车内人机交互的实时体验。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目前生成式AI 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公司的核心优势在于“大装置+大模型”深度协同,具备打造对标一流的大模型能力,在原生多模态、视频流自然交互、以及低成本模型推理架构上构建独特的优势,从而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目前,公司司向生成式AI 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已阶段性达成,未来公司长期发展值得期待。我们综合各类因素,给予商汤集团2024 年16-20 倍PS,对应公司合理价值区间2.32-2.90 港元(1 港元= 0.9135 人民币,汇率基准日期为2024 年8 月27 日),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AI 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国际化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暂无数据

公司动态

    暂无数据

盘面综述

    暂无数据

IPO动态

    暂无数据

港股涨幅榜
  • 港股通
  • 红筹股
  • 国企股
  • 科技股
  • 名称/代码
  • 最新价
  • 涨跌幅

暂无数据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