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23 盈利有望明显改善,全年股息率具有吸引力;维持“买入”
深圳国际1H23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4.2%至0.92 亿港币,符合公司0.3-1.0 亿的净利润预告,收入同比下降7.6%至69.18 亿港币。
公司净利润同比明显下降,主因财务费用拖累,以及本期未有子公司增资扩股一次性收益。考虑2H23公司借款利率或将维持高位,我们预计2023-2025年净利润为28.41/18.45/22.99 亿港币(前值:44.99/41.95/46.66 亿)。我们基于SOTP 估值法得出的目标价为9.70 港币(前值13.60 港币)。公司若以50%分红率,23E 股息率为9.8%,具有一定吸引力,且“四轮驱动”产业结构正逐渐显现增长潜力,维持“买入”。
主要业务板块稳步经营,物流园盈利同比高增
1H23 物流园业务录得营收9.25 亿港币,同降5%,归母净利润3.92 亿港币,同增127%,大幅增长主要因为物流园运营面积扩大以及本期物业重估收益0.94 亿港币。收费公路业务较为稳健,在出行复苏和汇率共同影响下,1H23 深圳高速营收同比小幅下降6%至46.33 亿港币,在良好的成本控制下,归母净利润同增3%至5.37 亿港币。另外受到终端企业需求较为疲弱影响,港口业务营收同降16%至13.26 亿港币,归母净利润同降6%至0.50亿港币。公司各项业务经营稳步向好,有望在未来持续提升盈利。
财务成本拖累利润,2H23 盈利有望显著提升
1H23 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较大,主要因为1H22 子公司增资扩股获得一次性收益24.9 亿人民币,本期未有。同时1H23 公司录得汇兑损失6.10亿港币,并且由于借款利率提高,集团总部的财务成本7.42 亿港币,同增2.14 亿港币,进一步拖累公司盈利。不过展望下半年,公司物流园转型项目中的前海二期独立开发部分,公司公告披露已回款51 亿人民币,有望于2H23 入账增厚盈利。
调整目标价至9.70 港币,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2H23 公司借款利率或将维持高位以及汇兑损失,我们预计2023-2025年净利润为28.41/18.45/22.99 亿港币(前值:44.99/41.95/46.66 亿)。我们将基于SOTP 估值法得出的目标价下调29%至9.70 港币。我们认为公司物流园、收费公路等业务稳步经营,并且“四轮驱动”产业结构逐渐显现增长潜力,“小闭环”逐步进入正轨,“大闭环”或将持续贡献盈利。若以50%分红率,23E 股息率达到9.8%,具备一定吸引力,维持“买入”。
风险提示:1)物流园需求不及预期;2)高速公路车流量低于预期及收费标准下调;3)物流园区转型升级业务不及预期;4)深圳航空再次拖累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