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将于2022 年12 月1 日起实施,平台企业将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内部管理,药品网络销售活动将更加规范。阿里健康作为“互联网+医疗健康”排头兵,打造线上线下一站式医疗健康平台,近年来持续投入市场推广、产品开发。我们预计伴随行业政策的指引,公司医药自营、电商平台业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成长动能充足,公司费用投入成效将得以显现。维持“增持”评级。
事项:2022 年10 月20 日,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调研《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筹备情况,来到阿里健康等互联网平台企业,了解落实平台主体责任义务、加强经营行为管理等情况。根据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的信息,互联网平台在方便群众购药、培育新型商业模式、赋能药品零售企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药品是关乎群众生命健康的特殊产品,平台要落实管理责任,全面加强药品网络销售质量管理,持续提升行业标准和服务水平。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实施在即,行业迎来进一步规范发展。2022 年12 月1 日起,《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将开始施行,文件围绕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方便群众用药、完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制度设计等方面,对药品网络销售管理、第三方平台管理以及各方责任义务等作出规定,旨在规范药品网络销售和药品网络交易平台服务活动,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今年以来,政策端持续围绕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等新业态进行支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肯定互联网医疗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在慢病管理和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我们认为,伴随各政策指引的逐步明晰,医药电商行业有望迎来进一步的规范发展。
头部企业已有较充分的合规前置投入,有望实现更加健康的成长壮大。
处方药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市场推广、产品开发效率有望提升。根据公司年报,在截至2022 年3 月31 日的2022 财年中,公司医药自营业务收入达到179.11亿元,同比增长35.5%,其中处方药业务收入增长105.2%,表现亮眼,公司与药企共建15 大健康中心,提供普惠的专家问诊、用药指导、健康科普等数字医药服务,慢病用户数达到650 万,同比增长119%。此外,公司医药电商平台业务收入19.96 亿元,同比增长1.6%;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收入6.70亿元,同比增长98.9%。费用端,2022 财年,公司履约费用、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行政开支、产品开发支出分别为20.97、19.81、3.95、7.29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5%、62.1%、34.6%、72.0%。公司针对自营业务加强品牌心智建设并增加市场投入,并在研发上围绕自营业务精细化运营、用户体验、处方药合规等方面加大投入。我们预计,伴随自营业务的稳健发展,公司前期投入有望迎来回报期,未来费用控制成效或将显现。
“互联网+医疗健康”排头兵,打造线上线下一站式医疗健康平台。公司背靠阿里系丰富的流量资源池,持续进行转化,截至2022 财年,线上自营店年活跃消费者超过1.1 亿,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的年度活跃用户数达到6.9 亿,医鹿APP月活跃用户数超过320 万。同时,公司围绕用户 户流量资源转化不及预期,公司市场与研发投入转化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伴随行业政策的指引,公司医药自营、电商平台业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成长动能充足,公司费用投入成效将得以显现。结合公司2022 财年业绩与2023 财年上半年经营情况以及近期医药B2C 电商行业情况,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4 财年收入预测至260/322 亿元人民币(原预测为334/456 亿元人民币),新增2025 财年收入预测为401 亿元人民币;调整公司2023-2024 财年净利润预测至-1.94/-1.17 亿元人民币(原预测为10.21/15.52 亿元人民币),新增2025 财年净利润预测为2.59亿元人民币。参考同行业公司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估值,二者相较于Wind 一致预期营收的2024 年PS 估值水平分别为1.48x、1.52x,我们给予公司2024财年1.5x PS,对应市值493 亿元人民币/540 亿港币,对应目标价4.00 港币,维持“增持”评级。
体验持续进行能力建设,自营药品次日达配送服务量占比达到76%,签约提供在线健康咨询服务的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营养师合计16 万人。受益于由集采等政策驱动的处方外流对院外市场的带动,公司凭借平台优势以及流量转化,医药自营、电商平台业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同时,公司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完善体检、核酸检测、问诊、挂号、疫苗、中医等服务体系,探索医疗服务本地化布局,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未来成长动能充足。
风险因素:医药电商行业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行业内部竞争加剧,阿里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