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数

阿里健康(0241.HK):药品业务高增长 盈利能力初步体现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12-02
  事件
  公司发布2023 财年中期业绩,成功扭亏为盈
  公司发布2023 财年中期业绩回顾,实现总收入115.01 亿元,同比增长22.9%;毛利约为23.00 亿元,毛利率为20.0%。其中,核心业务医药自营业务部分实现较快增长,贡献收入达100.82 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处方药业务收入增长46.2%。公司净利润为1.62 亿元,与去年同期净亏损2.32 亿元相比,实现扭亏为盈。
  简评
  用户规模持续扩大,平台效应显现
  报告期内,公司医药自营业务、医疗健康和数字化服务业务均快速增长。其中医药自营业务收入达100.82 亿元,同比增长24.2%,处方药业务收入增长46.2%,慢病用户人数达到730 万人,同比增长46%。截至2022 年9 月30 日,过往12 月内曾在公司自营店实际购买过一次或以上商品的活跃消费者超过1.2 亿人,同比去年的9000 万人增加超过3000 万人,人均用药时长和用户复购率也持续快速攀升。我们认为近两年的疫情与政策支持,加速了消费者对线上购药的认知,公司业务增长有望延续。
  精细化管理,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公司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一方面受益于用户规模扩大带来的平台效应,另一方面归功于公司的精细化运营。公司持续提升多层次数字化预测能力、集成化运营协同机制提升自营业务经营效率;分层运营用户价值,提升用户转化率,降低获客成本;同时兼顾全链路损益、流量运营与供应链优化等方面,控制成本效果明显: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成本为8.59 亿元,同比减少12.7%;行政开支占比从1.8%下降至1.5%;开发支出从3.4%下降至2.8%。
  持续升级医疗健康服务体验,打造院内院外线上线下一体化体系公司通过淘宝、天猫、支付宝、医鹿等终端,提供包括问诊、中医、体检、核酸检测、挂号、疫苗等在内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全生命周期院外健康管理。公司目前已签约9 万名西医医师,服务超过4,100 万患者;中医服务患者数量超过1,100 万患者,慢病用户DOT 同比提升10%,并有着超过740 万人次的体检、疫苗等预约服务量,在本期为近500 万用户提供检测服务。同时,公司也在探索数字化患者管理模式,目前已经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MSD、GSK 等20 家药企展开深度合作。另外,在广州、辽宁等地多个城市的医保购药模式基础上,公司相继取得了青岛、福州等地的医保双通道资质。
  投资建议及评级
  公司是国内优秀的互联网医药企业,全渠道推进医药电商及新零售业务,并为大健康行业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面解决方案。互联网医药有助于均衡医疗资源、减少患者线下接触以及交叉感染等风险,用户对线上医药模式的接受度有望提升,公司的各个版块业务均有受益;随着公司的收入规模增长以及精细化运营持续加深,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大幅增强。我们预计2023 财年至2025 财年,公司的收入分别为255.8 亿元、315.7 亿元、378.6 亿元,同比增长24%、23%、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 亿元、3.47 亿元、4.79 亿元,考虑到同行业公司估值以及公司的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互联网医疗政策风险。互联网医疗行业受到互联网、医药健康、互联网医联健康、药品零售等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的支持监管,同时由于行业处于探索阶段,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用户增速和技术开发不及预期。目前零售药店、多个互联网平台企业均有可能布局互联网医疗,如果公司不能覆盖更大市场、更多用户,用户数量增长存在不确定性;此外新技术与互联网医疗结合的形式将不断变化,需要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和市场研究,技术开发存在不确定性;盈利水平不及预期。公司已经在互联网医疗领域从业多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但选品、与上游供应商的价格谈判、及时履约、研发开支等仍面临压力,如若公司经营不善,盈利水平存在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暂无数据

公司动态

    暂无数据

盘面综述

    暂无数据

IPO动态

    暂无数据

港股涨幅榜
  • 港股通
  • 红筹股
  • 国企股
  • 科技股
  • 名称/代码
  • 最新价
  • 涨跌幅

暂无数据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