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阿里集团旗下数字大健康平台,以医药销售为核心业务。公司由阿里巴巴控股,核心业务为医药电商,2022 财年医药电商业务占公司总营收97%,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和数字化溯源服务为医药电商实现导流和赋能。
医药分离政策持续落地,零售药房空间广阔。目前医院等医疗机构仍是我国最大的医药品销售渠道,零售药房的占比持续提升,我们测算2022 年院外零售药房销售规模约为8,981 亿元,占比36%,相较2017 年提升了12pct。
参考日美等成熟市场的经验,在我国大力推动医药分离的政策背景下,院外零售药房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2025 年我国零售药房市场规模可达到1.4 万亿元,占比44%,2022-2025 年复合增长率16%。
非药线上渗透率持续上升,线上诊疗与售药一体化布局加速药品销售渗透。
线上药房价格优惠、类目丰富,是非药健康产品重要的销售渠道,2020 年保健品电商销售占比达40%,2018 年医疗器械线上化率达68%;我们预测非药品在线上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025 年可达到4,236 亿元,2022-2025 年CAGR25%,占比77%。药品方面,线上药房通过医药一体化服务、新特药线上首发,实现与线下药房的差异化竞争,预计2025 年电商药品销售规模可达到2,031亿元,线上化率24%,2022-2025 年CAGR 为29%。
公司通过优化物流布局、打造在线问诊平台等方式持续优化自营业务的布局,平台模式则依靠阿里系流量资源吸引大量入驻商家和商品。自营业务上,公司持续优化履约能力、完善在线诊疗业务布局并加强与药企的多方位战略合作,打造了高效、成熟的数字大健康生态。平台业务上,公司在淘宝、天猫等各大阿里系APP 内均有接口,通过集团流量赋能,阿里健康年活跃用户数已超3 亿人;巨大的流量进一步为公司带来大量入驻商家和商品,目前公司已服务超过2.7 万个商家,天猫医药平台覆盖SKU 数量超4,800 万。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本财年公司受益于疫情大面积过峰,消费者对于线上购药需求显著提升,长期看疫情影响消退,购药需求部分减弱,我们预测公司FY2023-FY2025 年收入为257/321/384 亿元,收入CAGR 为22%,较上次调整幅度为2%/-4%/-9%,考虑公司医药网络零售龙头地位稳固,大股东阿里巴巴集团对公司流量和履约能力持续赋能,维持目标价6-7 港币,相对当前股价上涨空间为22%-43%,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家医疗健康政策的变化造成冲击;市场竞争恶化;数据安全风险;产品或第三方商家出现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