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25Q1 公司实现收入368.80 亿元 (人民币,下同),同比上升1.10%;毛利润23.25 亿元,同比下降7.35%,对应毛利率为6.3%,同比下降约0.6pct,主要系高端手机销量减少致金属零部件收入下滑;归母净利润6.22 亿元,同比上升1.92%,主要系期间费用减少。
25Q1 金属零部件收入下滑,分析部分由于北美大客户高端机型占比下降。根据IDC 数据,25Q1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上升1.5%,其中北美大客户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上升10.0%,增速高于同业。根据美国消费者情报研究合作伙伴公司(CIRP),25Q1 北美大客户16 pro 和pro max 2 款高端机型销量占比为38%,较24Q1 15pro 和pro max 2 款高端机型销量占比下降7pct。
我们认为北美大客户高端机型销量占比下降,是导致公司25Q1 手机金属零部件收入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望25 年,我们预计:1)公司在北美大客户的份额有望持续提升;2)通过提升自动化水平驱动效率、良率将进一步改善。
全面布局AI领域,赋能新型智能产品业务发展。公司持续完善AI数据中心、AI机器人赛道布局。其中,AI服务器已于24年内实现量产、液冷和电源产品完成开发,自主移动物流机器人已于24年内完成开发并应用于公司制造场景。展望25年,综合:1)算力需求持续增长;2)含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先进机器人解决方案加速应用,有望驱动公司AI数据中心和AI机器人相关产品收入增长。
汽车智能化进程持续推进,预计公司25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有望高速增长。
综合:1)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电动化渗透率持续提升;2)智驾加速下沉至中低端车型;3)底盘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智能悬架加速渗透,驱动公司智能座舱、热管理产品出货量提升,智驾辅助系统出货量和产品规格提升。我们预计2025年公司汽车业务收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维持公司25-27 年净利润预测52.96/61.95/73.18 亿元人民币。考虑到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有望高速增长,AI 新业务取得积极进展,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安卓手机需求下降;北美大客户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汽车业务增长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