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告25 年一季度,结合公司近况以及业绩交流会,我们点评如下:
Q1 业绩不及市场预期,毛利下滑源于公司消费电子结构件业务高端产品订单下滑,净利同比微增源于公司费用端持续改善。Q1 收入368.8 亿元同比+1.1%环比-33.2%,毛利 23.2 亿元同比-7.4%环比-28.2%,归母净利 6.2亿元同比+1.9%环比-48.3%,毛利率 6.30%同比-0.57pct 环比+0.43pct,净利率 1.69%同比+0.01pct 环比-0.49pct。业绩表现不及市场预期,毛利及毛利率同比下滑主因消费电子业务中高毛利率的结构件产品订单需求下滑,汽车电子业务因BYD 汽车销量增长以及智驾域控、热管理等新品放量而保持高速增长,业务结构调整导致毛利下滑。净利率相对平稳主因贷款利息减少、及公司内部提质增效,期间费用得到有效改善。
展望25/26 年,公司“A 客户+汽车+算力”三驾马车共驱成长,并关注公司Al 机器人的布局。1)消费电子:AI 应用加速端侧落地,赋能功能创新驱动消费电子新一轮换机周期。公司A 客户 iPad 且手机玻璃业务份额持续提升,机壳业务持续提质增效,并持续围绕A 客户 Al 手机( 含折叠机)、AI 可穿戴、笔电&Pad、机器人等产品线纵深拓展,望受益 A 客户未来三年AI 化向上周期,规模进一步扩大;安卓继续聚焦中高端产品,钛合金及玻纤材料等结构件升级创新趋势加速,AI 手机以及补贴政策推动新一轮换机周期均有望带来增量,盈利将有增量贡献。2)新能车业务:继续受益于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加速演进,智能座舱、热管理出货量持续增长,智驾系统(低中高算力平台)迎来出货量和产品规格齐升,智能悬架产品进入放量增长阶段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有望迎来“量+价+份额”齐升的高速增长期,且公司与英伟达(算力相关及智能驾驶领域)、大陆电子、博世等外部客户合作亦持续加深,行业地位有望逐步树立,长线有望依靠母公司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新型 Tier1 厂商。3)算力相关产品:公司在 AI 数据中心领域的扩展广度和深度可期,AI 服务器以及液冷电源等算力新品 25 年望放量迎来高速增长,并布局高速通讯新赛道,且公司与英伟达具有多年的合作基础,有望带来新的增长动能。4)AI 机器人领域:公司依托其在系统集成领域上丰富的经验,智能驾驶的传感器融合、软件算力等方面的深厚积累,将在AI 机器人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多个核心零部件及系统总成进行全面布局。
投资建议:比亚迪电子作为国内具备深厚的材料研究、产品设计、结构件及组装垂直整合能力的精密制造龙头企业,凭借优质的客户资源以及前瞻的业务布局和全球化产能布局,具备较大发展潜力。公司在A 客户“成品+结构件”业务具备潜在份额提升空间,新能源汽车、3D 打印、AI 算力及机器人等产品有望仰赖于研发&制造能力多点开花。考虑到公司Q1 业绩表现不及预期,而Q2 为消费电子相对淡季,且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处于加剧态势,我们最新预计公司25-27 年收入分别为1917.9/2090.2/2298.0 亿元, 归母净利48.8/60.0/73.2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现价 33.6 元港币PE 为14.4/11.7/9.6 倍,鉴于公司在A 客户创新周期中的卡位、汽车电子多个新品导入量产、数据中心服务器业务及机器人布局具备增长潜力,我们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料价格波动加剧;客户及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资产整合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