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数

香港交易所(00388.HK)2025年一季报点评:市场热度驱动业绩高增 持续吸引优质资产

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25-05-01
事项:
香港交易所发布2025 年一季报。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8.57 亿港元(同比+31.8%),归母净利润40.77 亿港元(同比+37.3%)。
评论:
收入结构方面,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带动交易费、结算费占比上升。港交所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1)交易及交易系统使用费;2)结算及交收费;3)联交所上市费用;4)存管、托管及代理人服务费;5)投资收益;6)市场数据费等。25Q1,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结算及交收费+存管、托管及代理人服务费合计收入占比63.6%(同比+10.0pct),联交所上市费占比6.0%(同比-1.1pct),投资收益净额占比19.4%(同比-6.4pct)。
现货:成交额创季度新高,港交所积极承接中概股潜在回流(1)25Q1 现货部门交易费14.50 亿港元(同比+122%)。25Q1 港股受益于科技板块行情的显著推动,现货市场成交额维持高位,1 月/2 月/3 月现货ADT达1438/2973/2802 亿港元(同比+49%/+230%/+152%),推升25Q1 ADT 至2254亿港元(同比+153%/环比+30%),创季度最高纪录。政策支持下互联互通加速,南向资金持续加码,25Q1 南向交易日均成交额1099 亿港元(同比+255%),创历史新高。北向交易日均成交额1911 亿元(同比+44%)。
(2)25Q1 联交所上市2.10 亿港元(同比-3%)。上市费主要由上市年费及新上市企业上市费构成,其中上市年费占比较高。25Q1,港股市场IPO 募资金额187 亿港元(同比+290%),主板新上市公司17 家(同比增加5 家)。再融资市场活跃,2025 年3 月,比亚迪股份与小米集团“闪电”配股,募集资金金额435/426 亿港元,为2021 年4 月以来规模最大的两次增发。
政策支持赴港上市便利性提升。1)24 年4 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 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提出“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2)24 年8月,短期放宽特专科技公司香港上市门槛,已商业化/未商业化公司市值门槛由60/100 亿港元降至40/80 亿港元;3)24 年10 月,香港证监会和联交所发布《有关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的联合声明》,对符合规定的市值达到100 亿港元以上的A 股公司开辟“快速审批通道”;4)24 年12 月,联交所刊发咨询文件,建议将 A+H 股公司 H 股占比要求从15%降低至10%或市值至少30 亿港元,为A+H 股发行人提供了更多灵活性。预计A 股逐步实现IPO常态化的背景下,公司赴港上市仍是优选,一方面通过港股上市吸引国际资金,拓展国际化业务布局;另一方面借助港股市场的国际化平台,提升全球影响力。
中概股潜在回流预计为港股提供更多优质资产。根据证券时报4 月29 日的报道,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已根据特区政府的指示做好准备,并已与部分相关企业接触。若仍未在香港市场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会为其香港上市提供适当的指引与协助。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正推进全面的上市制度检讨,研究优化双重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门槛等。对于港交所,若此次中概股回流一方面直接增加上市费收入,另一方面,随着更多优质的中国资产回流港股市场,将进一步推动港股市场成交额中枢提升。长期看,港交所的业务质量与优质上市公司的供给之间有望形成飞轮效应。南向资金今年以来持续大幅流入,也有望成为承接中概股回归资金需求的重要来源。
股本证券及金融衍生品分部:市场成交量屡创新高,上市活跃。(1)25Q1,衍生权证、牛熊证及权证+期交所衍生品合约+股票期权合约交易费共计7.01 亿港元(同比+21%)。25Q1 衍生品市场热度同步提升,衍生产品平均每日成交张数同比增加24%,创186.6 万张新高。(2)25Q1 联交所上市费1.98 亿港元(同比+34%),主要由于衍生权证、牛熊证及权证上市增加所致。
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投资收益整体稳健。25Q1,实现投资收益净额13.33 亿港元(同比-0.7%)。(1)保证金+结算所基金投资收益8.17 亿港元(同比+1.2%), 规模同比+13.5%至2096 亿港元,年化投资收益率1.56%(同比-0.19pct)。25Q1市场利率边际下行,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投资收益净额5.37 亿港元(同比-26.2%)。(2)公司资金投资收益净额同比-3.6%至5.16 亿港元,年化投资收益率5.47%(同比-0.69pct)。主要由于现金及银行存款收益下降,叠加外部投资组合中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下降。为追求收益稳健性,24Q3 起港交所外部投资组合增配债券、大幅减配股票。截至25Q1,外部投资组合中上市股本证券规模0.90 亿港元(较年初-2%),政府债券及按揭证券规模28.69 亿港元(较年初+2%),外部组合资产结构已较为稳定。
投资建议:港交所具有强稀缺性,业务多元化发展,业绩韧性强。2025 年春节后科技板块行情推动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科技资产价值重估支撑港股整体活跃度大幅上行。互联互通计划不断优化扩展,南向资金持续活跃,自2022年以来,沪市/深市港股通个股日成交额超过100 亿港元的情况共出现38 次,其中30 次出现在2025 年1-4 月。A 股IPO 新常态背景下,赴港上市仍是优选,同时港交所有望成为中概股优质资产回归的首选地点。我们认为,港交所凭借“立足中国”的优势,预计将优先受益。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2027 年EPS 为12.32/13.61/15.25 港元(前值:11.48/12.68/14.10 港元),对应PE 分别为28/25/22 倍。根据可比公司PE 估值法,给予公司2025年35 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为431.1 港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港股市场遭遇极端行情持续下跌;上市制度改革、互联互通进展、新经济企业上市不及预期;美联储政策存在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暂无数据

公司动态

    暂无数据

盘面综述

    暂无数据

IPO动态

    暂无数据

港股涨幅榜
  • 港股通
  • 红筹股
  • 国企股
  • 科技股
  • 名称/代码
  • 最新价
  • 涨跌幅

暂无数据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