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5 年一季报:受港股景气度提振,港交所2025Q1 业绩实现高增。
公司2025Q1 实现营收68.31 亿港元,同比增长31.3%,环比增长8.2%;实现归母净利润40.77 亿港元,同比增长37.3%,环比增长7.9%。收入结构层面,受交易量驱动的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结算及交收费仍占据主导地位,前者2025Q1 主营收入占比46.1%,后者占比29.0%,二者合计占比超75%。
港股市场景气度提升背景下,公司业务利润率体现出规模效应特征,EBITDA利润率大幅改善,2025Q1 达到76.6%。公司所得税率在2025Q1 大幅提升,主因OECD“支柱二”规则下的补足税影响。受该条令影响,公司此后所得税率或将持续保持在15%以上,税后净利润将因此受到小幅影响。
港股市场:南向资金驱动交易放量,内地公司成上市主力。2025Q1 港交所现货DT 大幅增长,是港交所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5Q1 现货ADT 为2254亿港元,同比增长153.0%。2021 年初至2025 年4 月底,各类中介机构的持股数量变化:港股通累计增持674.11 亿股、中资中介累计增持43.82 亿股、港资中介累计减持30.03 亿股、国际中介累计减持458.46 亿股。分类型来看,港股通主要增持恒生高股息成份股,以及增持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从交易额占比的角度,根据港交所公告,2025Q1 港股通ADT 为1099 亿港元,占港股ADT 比重为24.4%。一级市场角度,中国内地赴港上市公司数量、募资额已经居于主导地位。21 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培育出大量优质企业,其中部分企业选择赴港上市,为港股贡献众多优质可投资标的。
经营特点:轻资产、高毛利、重视股东回报。体现为资本开支少、主要支出为人力支出,同时盈利质量较高,净利润主要用于股东回报。2025Q1,公司营业支出15.16 亿港元,其中职员薪酬支出9.64 亿港元、占比64.4%。轻资产模式下高毛利特征明显,EBITDA 利润率常年维持70%以上。公司净利润/经营性净现金流比值在100%上下波动,盈利质量较高。绝大部分利润用于股东回报,派息率稳定在90%左右,近十年股息率处于2%-3%区间。
风险提示:港股景气度下降,政策风险,盈利预测及估值不准确的风险等。
投资建议:公司2025Q1 业绩基本符合我们此前预期。考虑到补足税条文下公司有效税率升高,我们上调了公司所得税率假设,并基于此将2025-27 年归母净利润均小幅下调5.56%。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步履不停,港交所枢纽地位稳固。立足中国优势,港交所战略实施持续取得积极进展,推进互联互通、提升市场活力、探索创新业务和加强科技赋能等关键举措为港交所奠定更良好的发展基础,扩大其营收和利润增长空间。考虑到港股市场交投活跃度处于较高水平、公司盈利改善趋势明显且直接,维持公司“优于大市”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