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7.47 亿元,同比+34.4%;实现归母净利润8.87亿元,同比+34.9%,符合预期。公司营收、利润高速增长,主要系因电池盒业务&海外工厂爬坡上量和中系客户营收增长。公司整体毛利率环比有所下滑,系产品结构调整和海外工厂产能爬坡所致。考虑公司新产品、新客户放量,销管研费用不断优化,上调公司2023/24 年EPS 预测至2.05/2.63 港元(原预测为2.02/2.54 港元),新增2025 年EPS 预测3.47 港元。给予2023 年15x PE,上调目标价为31 港元(原目标价为30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营收利润高速增长,业绩符合市场预期。8 月22 日公司发布公告,2023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7.47 亿元,同比+34.4%;实现归母净利润8.87 亿元,同比+34.9%。营收、利润延续22H2 高速增长态势,符合市场预期。分区域来看,中国区域实现营收46.90 亿元,同比+20.4%,主要受益于电池盒业务量产爬坡以及中系品牌的带动;海外市场实现营收50.57 亿元,同比+50.6%,主要受益于各板块业务强劲增长以及海外工厂产能爬坡。分产品看,铝件/塑件/电池盒/金属及饰条业务分别实现营收20.8/24.9/18.0/25.1 亿元,同比+19.6%/+18.7%/+262.1%/-1.4%,电池盒业务依然是推动公司营收增长的核心板块。
营收结构短期影响毛利率,长期仍有提升空间。公司23H1 实现毛利率26.3%,同比-2.9pcts,环比-0.3pct。其中铝件/塑件/电池盒/金属及饰条分别实现毛利率35.9%/22.1%/17.9%/26.3%,同比+2.9/-1.8/-0.2/+0.5pcts。其中塑件业务毛利率的下滑主要系因美国工厂处于放量爬坡期,毛利率仍然较低,但营收占比提高;电池盒业务毛利率下滑主要系因公司在电池盒基础上开拓车身及底盘件,目前仍处于上量期,毛利率较低,剔除结构件后单电池盒毛利率19.6%,同比+1.6pcts。展望下半年,随着北美工厂以及结构件业务的良率提升,预计公司毛利率仍有改善空间。23H1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依次为3.7%/6.4%/6.3%,同比-2.5/-1.2/-0.7pcts,经营管理效率显著改善。
新能源占比持续提升,新客户新订单持续突破。自2018 年以来,公司新能源营收占比持续提升,根据业绩发布会,公司预测其新能源业务占比有望从2022 年28%提升至2023 年42%。23H1 承接新业务69 亿元,新能源占比82%。订单方面,2023 年上半年:公司获得首个混动车型一体压铸电池盒订单,获得首个比亚迪电池托盘项目;突破宝马、路虎首个结构件业务订单;获得全球首个发光保险杠业务项目。公司目前合计在手订单2050 亿元,其中电池盒相关49%,塑件相关20%。我们预计未来三年,电池盒(含车身及底盘件)以及智能外饰件(塑件)将为公司营收增长贡献重要增量。
风险因素:全球汽车景气度下滑;海外局势恶化;新产品爬坡速度低于预期;新产品盈利能力提升速度低于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外饰件供应商之一,新产品、新客户开拓顺利,营收稳步增长;23H1 公司整体毛利率下滑,系因产品结构调整和海外工厂爬坡,仍有提升修复空间;当前公司电动化、智能化新产品布局开始进入收获期,铝电池盒新获比亚迪、日产等优质订单,多条产线实现量产,我们预计公司有望于2025 年实现电池盒“百亿”目标;雷达罩、发光标牌、智能B 柱等创新外饰产品推广顺利;全球产能布局完善,未来成长空间可期。考虑公司新产品、新客户放量,销管研费用不断优化,上调公司2023/24 年EPS预测至2.05/2.63 港元(原预测为2.02/2.54 港元),新增2025 年EPS 预测3.47港元。维持2023 年15x PE,上调目标价为31 港元(原目标价为30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