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发布2023 年中报业绩,营收482.6 百万美元(YOY+25%,剔除汇率影响,下同)。毛利率59.8%(YOY-1.4pp),系通货膨胀带来的成本增加。核心业务看,(1)冠脉业务23H1 营收79.2百万美元(YOY+42.4%),其中海外收入16.1 百万美元(YOY+93.7%),系冠脉球囊及支架产品快速放量。(2)骨科业务收入115.9 百万美元(YOY+10%),Q2 虽受到零部件短缺的影响,海外收入104.2 百万美元(YOY+7.7%)。(3)心率业务收入108.3 百万美元(YOY+4.7%),得益于产品放量,海外收入100.5 百万美元(YOY+2.3%)。
产品线稳固,商业化进程持续推进。大动脉及外周血管、神经介入以及心脏瓣膜业务产品商业化进程顺利,分别收入增速35.5%(剔除汇率影响,下同)、45.2%及41.4%,其中海外市场增速分别是114.3%、27.3%及243.1%,系公司强大的海外商业化销售能力。图迈、蜻蜓眼、鸿鹄均商业化有序推进, 手术机器人业务实现收入4.9 百万美元(YOY+3110.2%);图迈二代和经支气管手术机器人均正在注册临床试验入组;R–ONE 血管介入机器人和Mona Lisa 均已递交NMPA 注册申请,预计23 年内获批,且Mona Lisa 已在台湾完成首台设备销售。
公司持续提高研发效率。23H1 销售费用较22H1 有所提升(YOY+23.46%),系销售量大幅增加;研发费用较22H1 基本持平(YOY+0.48%),系提高研发效率,控制成本。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23-25 年收入分别为10.44、13.09 以及17.00亿美元,根据DCF 估值对应23 年合理价值21.5 港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海外商业化不及预期、政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