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告23 年全年业绩,23 年收入268 亿港元,同比+4%;归母净利润54亿港元,同比+5%。其中23H2 收入142 亿港元,同比+17%,环比+12%;归母净利润32 亿港元,同比+77%,环比+50%。
23H2 收入增长动能强劲,受益浮法玻璃需求景气度边际较好改善分业务,23 年公司浮法玻璃/汽车玻璃/建筑玻璃收入分别175/60/33 亿港元,同比分别+5%/-2%/+9%;其中,23H2 分别94/30/17 亿港元,同比分别+28%/-5%/+9%,环比分别+18%/-0%/+8%。保交楼等积极政策支撑竣工需求持续改善,23H2 浮法玻璃业务量价齐升,价格预计扮演主要因素。据卓创资讯,23H2 5mm 白玻每重箱均价106 元,同比+18.4 元/+21%,环比+7.5 元/+8%,最新2024/3/7 价格为106 元。浮法玻璃销量预计基本持平,库存变化有一定影响,23 年末公司浮法玻璃在产产能24,180t/d,同比-950t/d。汽车玻璃收入基本持平,建筑玻璃收入增长有韧性。
23H2 浮法玻璃利润率较多改善,深加工玻璃亦有积极变化23 年公司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32.1%/20.0%,同比分别-1.6pct/+0.1pct;其中,23H2 分别34.9%/22.7%,同比+6.5/+7.6pct,环比+5.9/+5.7pct。分业务,浮法玻璃/汽车玻璃/建筑玻璃毛利率分别26.5%/47.9%/33.4%,同比-0.2/-2.4/-5.8pct;其中,23H2 分别30.6%/48.2%/35.5%,同比+13.6/-1.8/-3.2pct,环比+9.0/+0.6/+4.4pct。23H2 浮法盈利显著改善,主要源于边际改善的供需景气度,除浮法玻璃价格环比提升外,主要成本要素价格亦有一定回落(如23H2 纯碱单吨均价为2,763 元,同比-114 元/-4%、环比-47 元/-2%)。汽车玻璃/建筑玻璃23H2 毛利率环比均有一定改善,主要原因预计为相关原燃料成本的边际改善。
国际化等驱动公司持续成长,分红保持强度,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三大玻璃业务均位列行业第一梯队,业绩有韧性。国际化等驱动公司浮法玻璃业务持续成长,汽车玻璃、建筑玻璃盈利稳定性及规模增长韧性均值得期待。另一方面,稳定的分红政策(近5 年分红比率均值为49.4%,23 年为49.3%)赋予公司较好公用属性。我们预计公司24-26 年收入分别为277/288/302 亿港元,同比分别+3.5%/+3.9%/+4.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65/72 亿港元,同比+9.2%/+11.6%/+9.7%。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4年10x 目标PE,对应目标价13.87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竣工需求低于预期、主要成本要素价格大幅波动、国际化等战略执行效果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