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告23 年全年业绩,23 年收入266 亿港元,同比+30%;归母净利润42 亿港元,同比+10%。其中23H2 收入145 亿港元,同比+34%,环比+19%;归母净利润28 亿港元,同比+46%,环比+101%。
23H2 光伏玻璃盈利能力环比大幅改善,规模等竞争优势不断提升23 年公司光伏玻璃收入为235 亿港元,同比+33%;毛利率为21.4%,同比-2.4pct。23H2 其收入为130 亿港元,同/环比分别+35%/+23%;毛利率为26.4%,同/环比分别+5.2/+11.2pct。收入增长动能强劲,价格略有贡献(据卓创资讯,23H2 3.2mm 镀膜玻璃单平均价26.4 元,环比+0.4 元),主要驱动因素为产能持增加带来的销量快速增长(23H2 公司光伏玻璃销量同比+64%,环比+53%;23 年末公司光伏玻璃日熔量25,800t/d,vs 22 年末、23H1末分别为19,800t/d、21,800t/d)。23H2 公司光伏玻璃业务毛利率环比改善明显,或主要源于阶段更优的供需环境,价格基本平稳略好,主要成本要素有一定下降(如23H2 纯碱单吨均价为2,763 元,同比-114 元/-4%、环比-46 元/-2%)。公司扩产保持强度,23 年末公司国内光伏玻璃市场份额24.0%,同比+0.4pct,预计24 年延续较好扩产强度(24 年公司规划新投产能6,400t/d,包括安徽4 条线、马来西亚2 条线)。
23 年新增并网光伏电站规模创新高,光伏发电盈利能力略有下降23 公司太阳能发电收入为30 亿港元,同比+8%,毛利率68.5%,环比-1.9pct;其中23H2 收入为15 亿港元,同比+25%,环比-1%,毛利率为66.6%,同比-0.7pct,环比-3.8pct。23 年公司新增并网容量创历史新高至1094MW,其中大型地面项目占比89%。23 年末公司累计并网规模5,944MW(5,541MW为集中式项目)。受限电和储能安全规范的影响,23H2 太阳能发电毛利率小幅下降。公司预计24 年新增并网装机容量300MW。
增长保持强度,估值有优势,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光伏玻璃龙头地位持续强化,产能扩张保持强度,成本等竞争优势或持续强化。同时市场对公司在电站、硅料等方面布局前景市场或有一定低估。我们预计公司24-26 年收入分别为340/408/471 亿港元,同比+28%/+20%/+16%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76/93 亿港元, 同比+32%/+37%/+23%。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4 年15 倍目标PE,目标价9.30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供需景气低于预期;主要成本要素价格大幅波动;公司战略推进效果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