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昨日发布了2016 年业绩。总贷款同比上升13.5%,而总存款同比上升14.3%。净息差同比下降31 个基点,季度环比下降1 个基点至2.00%。净利息收入同比上升1.6%,而非利息收入同比上升19%。净利润达到416 亿元人民币,基础EPS 达到0.85 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1%,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公司资本充足率有2015 年底的11.9%以及2016 年三季度的11.5%上升至2016 年底的12.0%。公司不良贷款率同比上升26 个基点,环比上升19 个基点至1.69%。拨备覆盖率较2016 三季度上升0.6 个百分点由155%到156%。
贷款结构改善效果显现。中信银行的改革主要目标是讲原有的依赖于大国有企业的贷款结构向零售业务转型,目前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中信银行曾经依托其集团背景拥有稳定的公司存款和大企业客户来源。但是由于传统存款业务开始下降以及资产质量风险上升,中信银行的降息差以及资产质量开始恶化。2015 年下半年以来,中信开始着力于发展零售业务。从资产结构来看,公司在如制造业,采矿业和批发零售业的贷款占比由2015 年的27%下降至2016 年的23%,而零售贷款占比从26%上升至33%。鉴于公司在零售业务上的低基数以及公司在零售业务上的持续推进,我们认为公司贷款结构将持续改善。
百信银行协同效用可期。中信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探索一直领先同业。2017 年一月,公司宣布跟百度合作的直销银行百信银行已经获得银监会的批准。由于缺乏资金,品牌忠诚度以及风险管理经验,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影响甚微。我们相信百信银行可以结合中信银行的资本实力和风控经验以及百度的创新能力和广泛的用户资源。百度的创新基因、广泛的活跃用户群和基于搜索引擎和定位服务的大数据将给中信银行带来新的客户群、额外的资金来源以及更好的风险管理经验。
追落后情绪。在整个板块估值修复的背景下,中信银行股价在2016 年中期上升了17%,相比较而言,整个板块上升了32%而恒生国企指数上升了19%。目前中信银行的价格对应0.53 倍2017 年PB,而整个板块平均水平为0.72 倍PB,与此同时中信银行的A-H 股折价是最高的29%,而行业平均折价约为9%。公司的低估值和最大的AH 折价使得公司更为受益于追落后的情绪。此外公司大股东中信集团的持续增持也会提振市场信心。2015 年7月开始,中信集团累计增持中信银行H 股8.1 亿股,占公司总股本1.6%。
维持增持。我们将公司17/18/19 年每股收益预测上调至0.89/0.96/1.06 元,对应同比增速5%/8%/10%。公司的零售转型和互联网金融业务将会带来持续的基本面改善和估值修复,因此我们给予公司0.60x 的2017 年PB,上调目标价至5.99 港币,对应14%的上行空间,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