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3 月29 日,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1.52 亿元,同比增长15.90%;实现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4.43 亿元,同比增长20.30%。2021 年整体毛利率为55.43%,同比基本持平。
点评:
医疗器械、介入、血液管理业务持续向好,骨科耗材业务出类拔萃2021 年公司整体业务收入、经营业绩均保持稳健增长,分业务看:
①医疗器械业务板块实现收入64.64 亿元,同比增长7.90%,其中麻醉及手术相关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48 亿元,同比增长28.27%,创伤管理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12 亿元,同比增长18.98%。
②骨科产品产生营业收入21.27 亿元,同比增长21.67%。2021 年6 月30日,公司控股公司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威高骨科)于科创板独立上市,2021 年实现收入21.54 亿元,同比增长18.08%,归母净利润6.91 亿元,同比增长23.07%,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脊柱领域的市场地位,拉动销售增长。
③介入板块美国爱琅实现收入17.73 亿元,同比增长10.01%,产品的注册和市场推广在国内进展顺利,公司将持续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布局。
④血液管理产品收入9.77 亿元,同比增长19.04%,主要是得益于收购血液辐照仪生产商美国拉德索斯公司。该公司在欧美市场占据领导地位,致力于X 射线辐照技术和X 射线检测技术应用设备的研发。
药品包装板块增长强劲,预灌封系列加速国产化,产能持续扩充2021 年公司药品包装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0.40 亿元,同比增长20.46%,占总营业收入的15.51%,其中,预灌封注射器同比增长35.20%,进一步扩大生物制药包装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获批生产预灌封注射器产品的企业,拥有稳定的产品质量,逐渐打破国外企业对该产品在中国的垄断;疫情催化下,实现了疫苗用预灌封包材的国产化,年产能达5 亿支,公司预计2025 年产能实现20 亿支。
研发、渠道齐头并进,积极相应国家集采政策,坚定执行渠道下沉战略2021 年10 月,公司先后与中科院、泸州市政府框架协议,不断深化研发合作;并于10 月底获批国内首张腔镜手术机器人注册证,研发进度领先;同年11 月,公司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发成果亮眼。2021年,公司在国内新获得专利144 项,正在申请中的161 项,新取证有40项,已完成研发、尚在取证过程中的有29 项。海外市场,正在申请中的专利13 项,已完成研发、尚在取证过程中的产品注册证有181 项。同时,公司密切关注集采动向,积极响应政策,确保完成约定采购量,执行渠道下沉的销售战略,加强拓展销售管道和二级医院开发,国内新增461家医院, 116 家其他医疗机构以及731 家经销商,总客户数为7,982 家,海外客户总数为7,092 家。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疫情对收入的影响或持续,相应调整未来3 年预测, 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1.90/179.33/213.73 亿元人民币( 2022/2023 年前值分别为164.47/196.50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7.34/34.08/38.47 亿元人民币(2022/2023 年前值分别为29.61/37.34 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价格波动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