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24年实现收入290.1亿元(同比+1.7%),其中成药收入237.4亿元(同比-7.4%),原料药及功能食品52.7亿元(同比-9.3%)。毛利率70.0%(同比-0.5pcts),研发费用51.9亿元(同比+7.5%),研发费用率17.9% ( 同比+2.5pct ) ; 管理费用率3.7% ( 同比-0.1pct);销售费用率29.9%(同比+0.8pcts)。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26.3%)。整体符合预期。
点评
神经系统板块稳健增长,抗肿瘤板块受集采影响下滑2024年成药业务收入237.4亿元(同比-7.4%),分板块看:
1. 神经系统96亿元(同比+6.1%):恩必普稳健增长;明复乐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新适应症获批上市,持续放量。公司积极拓展零售渠道,我们预计,2025年恩必普胶囊院外市场会保持较好增长。
2. 抗肿瘤44亿元(同比-28.3%):受省级联盟集采影响,津优力(降价58%)、多美素(降价23%)销售收入下滑;伊立替康脂质体、米托蒽醌脂质体、RANKL抑制剂保持增长。
3. 抗感染41亿元(同比-3.5%):安复利克收入大幅增长;阿奇霉素、美罗培南受市场需求影响收入下滑。
4. 心血管疾病21亿元(同比-14.8%):玄宁因集采丢标销售下滑;氯吡格雷、明复乐、硝苯地平收入保持稳健增长。
5. 呼吸系统12亿元(同比-23.1%):流感药物奥司他韦、阿比多尔收入显著下滑;尼达尼布收入大幅增长。
6. 消化代谢11亿元(同比+18.1%):奥美拉唑各剂型均有较好收入增长。
我们预计2025年石药的创新药产品增量将会超过15亿元,其中主要的品种包括明复乐、奥马珠单抗、恩朗苏拜单抗(PD-1)、伊立替康脂质体、安复利克等。考虑到抗肿瘤板块受多美素第十批集采降价影响,我们预计2025年石药的成药板块有望实现单个位数增长。
维生素C价格回暖,抗生素需求减弱
2024年,公司维生素C原料收入19.9亿元(同比+3.4%),尽管年内市场需求有所减少,但价格回暖带来收入增长。抗生素原料收入15.9亿元(同比-7.2%),主要受海外需求减弱影响。功能食品及其他收入16.9亿元(同比-22.2%),年内咖啡因价格稳定,但同比显著下滑。
EGFR ADC三期临床开启,2025年有望实现多个产品对外授权2025年3月,石药启动了SYS6010(EGFR ADC)用于2L治疗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EGFRm NSCLC)的首个III期临床实验,这是第二款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国产EGFR ADC。管理层预计今年上半年与国家药监局沟通后将启动3L治疗EGFRmNSCLC和EGFR野生型NSCLC适应症的三期临床研究。在海外,公司正在与美国FDA就SYS6010的2L/3L EGFRm NSCLC适应症三期临床展开沟通且进展顺利。
2025年2月石药将ROR1 ADC授权给Radiance Biopharma,获得 1,5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潜在12亿美元的里程碑。此外,我们认为公司SYS6010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读出后有望加速对外授权;在慢病领域,公司的TG103(Fc-GLP1)和司美类似物有望2026年上市,长效GLP-1进入临床后有对外授权机会。我们认为BD收入会逐步成为石药集团的常态化收入。
估值
我们略微调整公司2025/26收入预测至314/327亿元(同比+8.2%/+4.1%),以反应对外授权收入提升带来的影响;上调20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8/53亿元(同比+34.7%/-8.5%),以反映2025年确认的3笔里程碑收益总计约2.65亿美元(分别是和阿斯利康、百济神州和Radiance Biopharma的对外授权首付款收益)。根据可比公司2026财年PE,我们给予石药2026财年13.2倍PE(原为2025年13.3x),根据2026年预测EPS 0.45港元,目标价HKD5.97(-4%)。
风险
新药研发风险,新药审批风险,药品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