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3 年业绩公告,2023 年公司实现营收73.63 亿港元,同比增加102%;实现净利润4.97 亿港元,同比减少3%。
事件点评
公司天然铀量价齐升。2023 年公司天然铀产量为2620 tU,同比增加3.7%,其中权益产量为1284 tU;平均销售价格为64 美元/磅U3O8,同比增加27.1%。谢公司(谢矿+伊矿):根据计划产能的80%安排生产,实际采铀量为976 tU,完成年度计划100.2%,扣除加工损失量,全年共生产963 tU。
奥公司(中矿+扎矿):根据计划产能的80%安排生产,实际采铀量为1644 tU,完成年度计划95.6%,扣除加工损失量,全年共生产1642 tU;其中扎矿产能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 2030 年总产能分别达到500/ 900 tU,随着项目的建设,公司的天然铀供应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新建与重启矿山不确定性高,供需缺口长期存在。经历了福岛核灾难后的十年低迷之后,铀价重回历史高位,多个铀项目开发商积极推动休眠矿山的重启与新项目的建设。在富铀国中,加拿大矿山多为地下开采,生产环境恶劣;美国铀矿品位低,在铀价低时不具备经济性;澳大利亚多为铜伴生矿,开采进度以铜矿开采为主;哈萨克斯坦硫酸供应短缺;尼日尔受政变影响;同时,近些年勘探支出处于历史低位,因此新铀矿项目的建设与闲置矿山的重启均具有较大的挑战与不确定性。各国政府对核能的日渐重视叠加长期存在的供需缺口,预计天然铀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进一步推动公司利润增长。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维持“买入-B”评级。公司基本每股收益6.54 港仙,折合人民币约0.06 元,符合预期。考虑到天然铀供需缺口长期存在,公司拥有稳定的内部需求与全球最左侧成本的铀矿资源,预计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2\ 10.32\ 10.52 亿元,EPS 分别为0.12\ 0.14\ 0.14,对应公司3月22 日收盘价1.65 港元,2024-2026 年PE 分别为12.7\ 11.1\ 10.9,维持“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投放进度不及预期;天然铀价格大幅波动;地缘政治变化;核安全事故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