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数

中国生物制药(1177.HK):创新药占比将逐年增长 未来收入增速有望提升

第一上海证券有限公司2024-06-17
23 年调整后归母利润+1.5%至25.9 亿元:公司23 年收入+0.7%至262 亿元,其中肿瘤药收入占比33.6%,肝病占比14.6%,呼吸占比11.3%,外科/镇痛占比14.3%,心脑血管占比10.5%,其他占比15.7%。其中创新药收入同比增长13.3%至98.9 亿元,占比37.8%,集团年收入5 亿元以上的仿制药产品(剔除独家产品)均已纳入集采范围,集采风险已基本出清。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1.8 个百分点至81.0%,公司研发开支47 亿元,占收入比18%,其中44 亿元计入当期损益表,占收入比提升0.8 个百分点至16.8%。销售和行政费率分别下降2.6 和0.1 个百分点至35.1%和7.2%。综上所述,公司年度溢利同比上升1.9%至51.0 亿元,其中归母利润下降8.3%至23.3 亿元,调整后归母利润+1.5%至25.9 亿元。23 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同比-3%至60.7 亿元,资金储备达211 亿元,其中净现金92.7 亿元。公司员工2.6 万人,其中1.3 万名销售,公司生物反应器生产总规模达到4.2 万升。
产品管线中创新产品占比逐年提升:23 年公司创新产品包括天晴甘美、氟比洛芬凝胶贴、安罗替尼、派安普利单抗(PD-1)、阿达木单抗、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三代长效rhG-CSF)、利马前列素片、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和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预计24 年上市的创新产品有贝莫苏拜单抗(PD-L1,联合安罗替尼治疗一线小细胞肺癌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 6.9 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 19.3 个月,是目前已公布数据中mPFS 和mOS 最长的治疗方案,已获批;3 线子宫内膜癌/一线肾癌已提交NDA),TQ-B3139 (ALK/c-Met,治疗ALK 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有望成为中国第三款获批上市的国产ALK 抑制剂),富马酸安奈克替尼胶囊 (ROS1/ALK/c-Met,首个获批用于治疗ROS1 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国产靶向药,非小细胞肺癌中ROS1 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为1%-2%),利拉鲁肽。25 年预计上市的创新产品有:TQB3616 (CDK2/4/6,预计24 年提交2 线乳腺癌、25 年提交1 线乳腺癌,26 年提交乳腺癌辅助治疗适应症),D-1553(KRAS G12C,2 线非小细胞肺癌上市申请获受理,2 线胰腺导管腺癌和3 线结直肠癌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中国主要 KRAS G12C 突变癌种的发病人数 为5.1 万人),帕妥珠单抗(有望成为首家国产生物类似药上市)。未来公司创新产品占比将逐年提升,预计25 年将占公司收入的47%。公司子公司invoX 的FS222 (CD137/PD-L1)的一期数据优秀,是目前看到的PD-1 经治黑色素瘤的最好数据,初步展示其四价mAb2双特异性抗体的平台价值。另其软雾吸入平台(全球第二家)具有高效肺部药物递送、分布均匀和使用友好等特点,也具有较大的进一步开发和BD 前景。
目标价3.25 港元,买入评级:24 年2 月公司以18.2 亿元的价格出售正大青岛67%的股份以进一步聚焦四大治疗领域:肿瘤、肝病、呼吸和外科镇痛。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的获批上市,公司收入增速将会提升,加入我们测算的公司管线价值,我们采用DCF 给予公司估值(wacc10%,永续增长2%),得出目标价3.25 港元,对应2024 年21.7 倍市盈率,较现价有15.6%的上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暂无数据

公司动态

    暂无数据

盘面综述

    暂无数据

IPO动态

    暂无数据

港股涨幅榜
  • 港股通
  • 红筹股
  • 国企股
  • 科技股
  • 名称/代码
  • 最新价
  • 涨跌幅

暂无数据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