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指数

中国生物制药(1177.HK):创新药销售再创新高 降本增效有望加速释放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2024-08-15
  公司1H24 业绩好于预期,维持2024 年收入利润双位数增速指引。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5.5 港元。
1H24 收入略好于我们预期,经调整净利润好于我们预期:公司1H24总收入为人民币158.7 亿元(+11.1% YoY, +33.2% HoH),好于市场预期,略好于我们预期,主要受益于创新药销售创新高达到61.3 亿元(+14.8%YoY, +34.7% HoH)以及仿制药整体重回正增长实现9%同比增速;经调整Non-HKFRS 归母净利润为15.4 亿元(+14% YoY, +23.6% HoH),好于市场预期和我们预期,主要受益于收入高于预期、毛利率好于预期,研发及行政费用低于预期。收入按板块划分来看,肿瘤板块是增速最快的板块(+33.8% YoY),其次是外科镇痛板块(+29.9% YoY),呼吸板块仅有轻微增长(+5.4% YoY),而肝病板块和心脑血管板块则出现了同比下降。
创新药再创新高,主要受益于2023 年获批品种:上半年创新药销售达到61.3 亿元(+14.8% YoY, +34.7% HoH),占总收入38.6%,主要受去年新获批品种亿立舒及生物类似药如安倍斯(贝伐)、赛妥(曲妥珠)、得利妥(利妥昔)的快速放量推动。管理层表示亿立舒入院准入表现优秀,月度环比持续上涨,预计今年有望实现5 亿元销售额,长期预计实现20 亿元峰值;生物类似药在公司强大商业化能力推动下,上量迅猛,有望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今年上半年共计4 款创新药顺利获批上市,即安得卫(PD-L1)、安柏尼(ROS1)、安洛晴(ALK)和贝乐林(利拉鲁肽注射液)。全年创新药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20 亿元,创新药占总收入比例有望达到40%以上。2025 年公司预计将有5 个创新药获批,即Garsorasib (KRAS G12C)、TQB3616 (CDK2/4/6 抑制剂)、TQ05105(JAK/ROCK 抑制剂)、帕妥珠单抗、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届时创新药收入有望达到总收入45%左右。
维持2024 年收入利润双位数同比增速指引,近年降本增效措施有望加速释放成果:公司维持全年收入利润双位数的指引,未来三年预计将维持双位数增速的指引(包括高双位数创新药收入增速和正增长的仿制药收入)。另外,受益于过去几年持续推动的降本增效工作,随着时间的推进,成果有望加速释放,各项费用率预计将进一步减低,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一方面,上半年毛利率提高(+0.3 ppts YoY, +2.1ppts HoH)主要受益于公司层面集中采购度进一步提高(今年预计达到95% vs. 去年60%)及生产设施利用率的提高,未来随着集中采购效率提升带来的后续释放及3 个1 万升生产罐明年投入使用,公司生产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上半年整体研发费用率略下降至16.2%(-0.1 ppts YoY,-1.2 ppts HoH),创新药研发费用占整体研发费比例上升1 个百分点至76%(包含海外invoX 研发费用),显示出更高的研发资金使用效率;上半年受益于数字化营销和CRM 系统的推行,主要公司营销人均产出同比提升17%。随着降本增效工作的持续推进(包括数字化运营进一步推进),研发、销售行政费用率有望进一步降低。更重要的是,公司已于5 月推出为期4 年的10 亿元人民币股权激励计划用于激励正大天晴研发生产职能核心骨干和中高层销售骨干,将有助于公司调动员工积极性,以实现长期提高人效的目标。因此,我们认为短中期公司净利润增速有望快于收入增速。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5.5 港元:我们将2024/2025/2026E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上调3%/13%/14%,主要由于轻微上调收入预测、毛利预测及下调经营费用预测导致。基于DCF 估值模型(WACC: 8.2%, 永续增长率: 3%),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5.5 港元。
投资风险:销售未如预期、利润未如预期、研发延误或失败。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任何投资建议均不作为您的投资依据;您需自主做出决策,自行承担风险和损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推荐阅读

暂无数据

公司动态

    暂无数据

盘面综述

    暂无数据

IPO动态

    暂无数据

港股涨幅榜
  • 港股通
  • 红筹股
  • 国企股
  • 科技股
  • 名称/代码
  • 最新价
  • 涨跌幅

暂无数据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

扫码关注

九方智投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