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调整了中国生物制药 (1177 HK)的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认为,新产品和生物类似药组合的快速上量,叠加2025 年再上市至少6 款产品,有望驱动公司未来三年内收入维持双位数增速;同时多项降本增效努力下,利润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因此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和4.80 港元目标价。
1H24 符合预期,未来三年重拾增长动能:收入和经调整净利润分别增长11%/14%,符合我们的预期。业绩亮点包括:1)新产品放量迅速,创新药收入+15%、占比提升至39%,仿制药恢复正增长(+9%);贝伐珠、利妥昔、长效升白等次新品表现优异。2)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毛利率提升0.3 个百分点,公司领先同行启用10,000L 生物反应器实现规模效应、同时通过集采节省物料成本;销售+管理费用率进一步降低0.5 个百分点,1H24销售人员数降低5.3%但人效提升17%。公司指引未来三年收入增速回升至双位数(创新药高双位数、仿制药正增长,创新药收入占比到2026 年升至50%)。
维持买入评级和目标价:我们基于最新业绩将公司2024-26 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3-5%至30 亿/36 亿/40 亿元,并将DCF 估值模型起始年份向后滚动一年至2025 年,维持4.80 港元目标价。2H24-2025 年重点关注:
1)PD-L1、长效升白等核心新品放量节奏;2)即将上市的CDK2/4/6、KRAS、雷莫芦、帕妥珠、凝血因子VIIa、与BI 合作的MDM2-p53 等新产品,同时PD-(L)1+安罗替尼组合有更多适应症将递交上市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