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实现营收42.07亿美元,同比+9.6%,净利润3674万美元,同比-37%,毛利率8.8%,同比-0.8pp,净利率1.07%,同比-0.63pp。
营收创历史新高,亚太地区表现亮眼。根据标普统计,2023 年全球整车制造商汽车产量增加9.4%,公司营收增速与行业基本持平,保持稳健增长。其中,与22 年相比,由于美元兑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大于其兑欧元的贬值幅度,公司营收受到外币换算的不利影响约41.4 百万美元;23 年获客户原材料涨价补偿同比减少约16.2 百万美元;就不利外币换算及与商品补偿有关的减少作出调整后,公司23 年收入同比增长11.1%。分地区来看,23 年北美地区营收22.59 亿美元,同比+0.5%,占比53.7%,同比-4.8pp;亚太地区营收12.15亿美元,同比+25.9%,占比28.9%,同比+3.7pp;欧洲、中东、非洲及南美洲营收7.26 亿美元,同比+17.3%,占比17.2%,同比+1.1pp;亚太地区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势头。
突发事件影响盈利,持续开展降本增效。23 年公司毛利和净利大幅下滑主要来自不利的外汇汇兑、供应商中断、重组成本及通胀压力等因素影响,其中供应商中断事件、UAW(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罢工、重组工作分别影响利润49.3百万美元、15.3 百万美元、10.0 百万美元。截止23 年底,该供应商替代工作已完成。公司实施固定支出削减措施,包括在美国实施自愿提前退休计划、继续扩大全球工程能力及优化制造布局等。23 年原材料占成本比重为65.4%,同比-1.3pp,表明通胀压力逐渐缓解,随着公司继续实施降本增效,积极开拓国内供应链,叠加原材料端进一步下滑,预计24 年公司毛利和净利将企稳回升。
客户订单充足,行业领先优势延续。公司23 年取得客户订单61 亿美元,其中北美地区占比59%,亚太占比30%,其他地区占比11%;20%为中国品牌车企;83%用于电动车或电动车/内燃机共享平台;41%为新获取业务。客户订单充足,有望为公司带来长期高于市场水平的增长。目前EPS 存在从C-EPS、P-EPS到DP-EPS、R-EPS 的升级过程,随着L3+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线控转向元年有望到来,目前公司已获得与2个线控转向订单,彰显公司先进的技术实力,有望在行业升级中获得先机,提升市占率。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87.4%,对应当前PE 为7.7/5.6/4.3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