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净利润至少增长40%。伟能发布了盈利预喜,初步财务信息显示2017 年净利润至少达3.1 亿港元,同比增长至少40%。参考公司此前中期业绩报告盈喜公布,我们认为公司初步的业绩预告趋于保守。我们预期2017 年净利润将大概率超过3.5 亿港元。我们相信公司实现净利将略低于我们此前预期,因1)2017 年欧元持续升值导致公司有较多的汇兑损失,以及2)IBO项目扩张节奏略慢于预期。汇兑损失主要来自于公司的SI 业务,伟能在财务年度内因持续从欧洲采购机械(主要为MTU 的发动及发电机组)而累积较多应付,欧元升值则带来汇兑损失。至于汇兑对于IBO 业务的影响,管理层解释公司已于2017 年下半年开展欧元对冲,并且IBO 项目的开发是基于成本确定项目定价的方式,因此对IBO 项目的盈利性影响有限。
IBO 项目扩张慢于预期,但项目储备仍按计划推进。我们预料2017 年IBO 项目容量增加74.3 兆瓦。因多地政府程序影响,IBO 项目容量的扩张步伐略慢于我们预期。根据近期与公司的沟通,我们认为公司的项目储备仍旧在按计划推进,基于1)伟能近期已通过可转换贷款行权获得了秘鲁伊基托斯80 兆瓦项目,以及2)管理层透露大多数项目仍处在正常推进的轨道上。我们认为,伟能目前持有550 兆瓦的项目储备,将在2018 年新增约400 兆瓦的项目储备。基于较为保守的项目扩张预期,我们将2017-2019 年IBO 业务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下调47.4-65.2%至74/354/280 兆瓦。
建立多项业务合作剑指新市场及发展机遇。伟能近期宣布与战略股东中信集团合资成立合营基金。管理层期望合营基金的灵活性将使伟能能够借助中信集团强大的融资能力以探索更多的发展机遇。除此以外,对AUA 和F.K.集团的可转换贷款的行权将使公司在南美收获新的IBO 并表项目,我们预期通过这些项目的成功落实,公司将有望在南美洲有更多的电力租赁业务实现落地,尤其是在电力需求与日俱增的发展中国家。
调低目标价至每股5.94 港元。基于1)较为保守的IBO 装机增长预期,以及2)SI 业务展望符合预期增长,我们将2017/2018/2019 年盈利预测自3.94/8.26/12.74 亿港元分别调低8.9/30.5/36.0%至3.59/5.74/8.15 亿港元。
我们的DCF 估值目标价随之下调至每股5.93 港元。我们的目标价并未将于中信集团的合作纳入估值测算,并且对于IBO 业务装机容量的预期也较此前明显更为保守。随着更多储备项目落地运营,以及更多的项目合作开花结果,我们相信伟能未来在一路一带地区具备强劲的发展动能。据此,我们对伟能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