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邮储银行公布2023Q1 季报,实现营收882 亿,同比+3.5%,归母利润262.8 亿,同比+5.2%;不良率0.82%,较年初下降0.02pc。
业绩:息差下行,但手续费收入表现亮眼,支撑营收稳健增长。
2023Q1 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5%、5.2%,较年报有所下滑,但营收端表现预计仍优于同业,主要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表现亮眼。
1)利息净收入:Q1 同比增长1.0%,较年报略有收窄。其中,净息差为2.09%,较2022 年报下降11bps,主要是资产端受到按揭重定价影响较大(2022 年按揭贷款占比31%),而付息负债的平均付息率较去年全年下降6bps。但从单季度息差趋势来看,环比变动或小于此。
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Q1 同比增速为27.5%,与年报基本持平,主要是代理保险、信用卡、投行和交易银行等业务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3)其他非息收入:Q1 同比下滑2.6%,少增2 亿元,其中,投资收益、汇兑净收益分别少增7.3 亿元和9.8 亿元,而公允价值变动同比多增15.1亿元。
4)成本收入比(55.9%)同比提升4pc 左右,业务管理费增11.8%,预计主要是存款吸收规模加大,邮储代理费用增加导致。
规模继续稳步增长,Q1 存款表现亮眼。
1)资产端:3 月末总资产规模达到14.7 万亿,较2022 年末稳步增长4.5%,其中Q1 贷款总额增长4125 亿(环比+5.7%,同比多增578 亿元),其中票据减少322 亿;对公贷款增长2783 亿元,主要是加大对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专精特新、绿色金融等领域的投放,小企业及公司贷款规模实现稳健增长;零售贷款增加1664 亿元,主要是加大乡村振兴领域信贷投入(已经建成信用村38.69 万个),个人小额贷款实现较快增长(1190 亿元)。
2)负债端:存款较2022 年末增长5257 亿元(+4.1%)至13.2 万亿,其中主要是个人存款稳步增长4773 亿(增幅4.2%),邮储银行积极优化业务结构,一年期及以下存款增长较好。此外,对公存款增长479 亿元(增幅3.6%)。
综合来看,3 月末,邮储银行存贷比为57.57%,较上年末提升近1pc,但相比其他大行80%左右的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健、优异,不良生成率有所下降。
1)静态看,3 月末,不良率(0.82%)、关注率(0.55%)环比2022 年末下降0.02pc 和0.01pc,逾期率(0.95%)保持相对稳定。
2)动态来看,公司披露的不良生成率0.76%,较2022 年下降0.06pc,保持较低水平。
3)Q1 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86.2 亿元,同比少提30 亿元,拨备覆盖率(381%),拨贷比3.13%,环比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国有大行最高水平。
财富管理业务快速发展,集约化转型持续推进。
财富管理:3 月末,零售AUM 达到14.5 万亿,较年初增长约6000 亿元。
持续持续优化AUM 结构,大力为客户配置长期保障型产品,长期期交新单保费同比增长超75%;坚持布局权益基金,为更多的客户配置基金产品,权益基金占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比例超50%。客户规模方面,VIP 客户(AUM>10 万)、富嘉及以上客户(AUM>50 万)分别达到4958 万户、460 万户,较年初增长4.7%、8.1%。
1. 坚定推进集约化转型,释放组织管理效率。综合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创新贷前营销触达,加强贷后管理集中运营,提升贷后管理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消费信贷作业效率较集中前提升80%,小额贷款审查审批集中以来节省人力约40%。
投资建议:邮储银行Q1 受到按揭重定价影响息差有所下行,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表现亮眼,支撑营收增长稳健。中长期来看,公司作为“成长性”的上市国有大行,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规模方面,当前存贷比仍较低(57.6%),未来有望继续提升,此外,资产质量保持稳健优异领先同业,安全边际较高。日前中国移动增持450 亿成为邮储银行第二大股东,一方面补充了核心资本打开未来增长空间,另一方面溢价增持也体现了投资者长期信心。目前邮储银行A/H 股23PB 仅为0.72x/0.58x,公司作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龙头标的,考虑到未来的成长性、以及且战略转型、集约化等改革持续推进,经营指标有望改善,估值仍有提升空间,预计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944.49 亿元、1047.97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规模扩张速度不及预期,体制机制改革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