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23 收入23.03 亿人民币,调后净利3.66 亿派息率30%FY23(2022/9/1-2023/8/31)公司收入23.03 亿元人民币(下同,均为人民币);调后净利润3.66 亿元。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34 分人民币,股息派付率30%。
按收入类型划分,FY23 综合教育服务收入12.23 亿元,占总53.1%;学校餐厅营运收入4.85 亿,占总21.1%;管理及特许经营费收入0.39 亿,占总1.7%;销售学生用品收入5.55 亿,占总24.1%。
截至2023 年8 月31 日末,公司合约负债13.15 亿元,公司递延收入2.32亿元。
FY23 毛利率33.8%,调后净利率15.9%
FY23 公司毛利为7.79 亿元,毛利率33.8%;调后净利润3.66 亿元,调后净利率15.9%。
FY23 公司销售成本15.24 亿元。按成本类型划分,FY23 材料消耗成本3.41 亿,占总22.4%;员工成本3.97 亿,占总26.1%;折旧及摊销成本1.84 亿,占总12.0%;学生用品销售业务对应采购成本4.59 亿,占总30.2%;此外,教学活动成本、公用事业成本及其他成本分别占比7.0%、1.1%、1.3%。
23/24 高中在校生3.7 万同增44%,加速核心业务调整截至22/23 学年末,公司旗下学校高中生人数为2.55 万;23/24 学年初,高中生人数为3.67 万,增长43.8%;公司现有校网容量最高达20 万人,仍有翻倍的学生增长空间。
23 年高考中,公司旗下学校高考清北等全球top50 共录取127 人,本科率约83.5%,一本率约50.3%。同时,公司旗下学校学生继续在各类学术考试及竞赛、课外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公司于扩张同时注重师资力量培育,截至22/23 学年末,共聘请全职教师2090 名,较21/22 学年末1124名相比,增长85.9%。
重点发展营利性高中,辅以“多支”教育增值服务公司将基础教育的发展重心调至营利性高中,未来5 年内将保持每年新开3-5 所高中,到2027 年实现全国运营40-50 所高中,届时在校高中生数量或达6-8 万;同时强化教学质量,到2027 年公司目标实现单届清北录取人数100 人,QS 前50 强大学录取人数200 人。
公司独创的立达课程已发展成为集综合素养课程、科技国学特色课程、游研学课程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课程体系。其中综合素养课程已落地实施2 个完整的财年,品类进一步丰富,课程质量取得实质性提升;科技课程已在集团内30 余所学校落地,覆盖学生超4 万名,国学特色书院班报名需求日益旺盛。
游研学活动需求伴随旅游业复苏及学生兴趣高涨而快速增长,23 学年公司游研学活动在全集团学校与9 所外部学校开展,服务学生超4.7 万人次;公司预计24 年参与学生人次或将突破10 万。
以托管模式外延扩张,打造新业绩增长点
公司此前调整拓展模式,除在二三线城市以租赁办学模式轻资产运营外,同时通过托管模式输出20 多年以来沉淀的教学管体系,向有提升办学成绩的公民办学校输出标准化的天立教育管理服务。FY23 公司共托管7 所学校,目前市场对优质民办教育服务需求旺盛,伴随业务进一步实践打 磨,未来托管签约进展有望加快,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布局云平台业务,教学及管理全面数字化升级
23 年公司数字化教学已完成教学云平台、数字教研平台等多款产品的研发、测试及上线;截至财年末,已顺利完成70 多所内外部学校的应用推广,智慧教育APP 在2023 学年新增5 万+注册用户,累计注册用户超10万人,为数字化教学产品跨区域、高质量、标准化输出打下坚实基础。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是中国西部地区领先的综合教育服务运营商,凭借在四川省的坚实布局稳步扩张至全国36 座城市;伴随其运营结构调整,以及素质教育等综合运营服务的持续开展,收入业绩体量有望快速扩张。我们预计公司FY24-25 收入分别为32、45 亿人民币,调后净利分别为5.5、8.5 亿,对应EPS 分别为0.26、0.40 元人民币/股,PE 分别为11、7 倍。
风险提示:招生不及预期,核心高管流失,市场竞争激烈,政策变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