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分析,此前公 司股价下跌受到3 点这政策以及人口下降影响,但我们认为目前政策见底、公司进行了业务调整,包括聚焦高中并提升质量、推出高净利率的综合素养业务及托管业务,人口影响短期影响不大、将于10 年后体现,短期仍将受益于民办普高渗透率提升。
天立国际控股:转型“一干多支云平台战略”
天立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 年,于2018 年7 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受政策影响,公司决定自2021 年8 月31 日起将其受影响业务剥离,并提出“一干多支发展战略”, 重点发展营利性高中,辅以“多支”教育增值服务,主要包括素养课程、游学活动、后勤综合服务、智慧教育“云”平台以及托管业务。截至23 年8 月31 日,公司综合教育服务/产品销售/餐厅运营/管理及特许经营费收入占比分别为53%/24%/21%/2%。
截至2023 财年,公司共拥有50 所学校,覆盖33 座城市,23 年在校生人数突破10 万人,同比增长21.6%;其中高中共37 所,校网内高中生人数达3.67 万人,占比37%,公司23 年以来持续回购,增强市场信心。
行业分析:民办普高+复读+艺考,市场规模超2000 亿元民办普高渗透率快速增长,增速高于公办普高。2010-2022年民办普高学校数量/学生人数CAGR 分别为5.5%/7.1%,远高于全国普高/学生人数CAGR0.8%/0.9%。根据我们测算长期来看受民办渗透率、人均收费、政策利好等因素推动,民办普高市场规模有望达3000 亿元。对比同业,天立民办高中业务规模最大,率先完成战略转型。同时高考复读行业和艺考行业均存在较大市场增长潜力,目前分别突破350/550 亿元。
竞争优势:课程+师资+管理创造高升学率
1)“高质量升学率铸就区域品牌影响力”。2023 学年,公司旗下高中生人数大幅增长的同时,升学率也保持着较高水平,本科率及一本率远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2)独创“六立一达”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质量;3)优秀教师供给充足,管理及激励均到位;4)集中及标准化管理,助力集团全国扩张。
成长驱动:自有业务内生+外延扩张,托管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自有业务:从内生来看天立现有的校网容量最高可达20 万人,而天立目前的在校生总人数为10 万人左右,现有校网容量具备翻倍空间。从外延来看,根据公司规划,预计5 年内将保持每年新开3-5 所高中,到2027 年实现全国运营40-50 所高中,为6-8 万名在校高中生提供综合教育服务,高中学生人数有望实现翻倍。同时通过发展多元升学及多支增值服务业务,带动公司收入快速增长;2)托管业务:目前市面上对优质民办教育服务的需求非常旺盛,假设5 年内公司托管业务有望覆盖200-300 学段,假设平均每学段收费400 万元,预计未来可贡献收入超10 亿元,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西南地区民办教育龙头企业,在民促法政策后迅速制定“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公司业绩率先复苏。集团凭借多年积累的办学经验、办学理念及办学模式重点发展营利性高中业务,通过轻资产模式快速拓展学校规模,发展多元升学补充高中业务,依托学生规模辅以发展素养教育等增值服务业务;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具备需求的托管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带动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2024-2026 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2.08/44.57/60.73 亿元,同比增长39.3%/39.0%/36.3%,预计24-26 年归母净利5.10/7.96/11.27亿元,对应EPS 0.24/0.37/0.52 元。公司最新收盘价(2024年3 月4 日)为4.58 港元,对应24-26PE 为18/11/8X(1 港元=0.92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风险;学校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学费提价及学生招生不及预期的风险;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流失风险;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