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2 年业绩公告, 2022 年营业总收入10.52 亿元,同比增长38.2%;净利润2.05 亿元,同比增长121.1%。短期来看,人工关节集采政策执行,国产化率有所提升,公司作为国内关节行业龙头,迎来发展拐点。中长期来看,公司在3D 打印领域具有先发优势,标外创新人工关节产品有望快速放量;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数字骨科平台(导航系统、手术机器人等)、骨生物材料,未来有望凭借较强的研发能力、渠道优势、品牌优势,维持行业龙头地位。
事件
公司发布2022 年业绩预告
2023 年2 月15 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业绩公告,全年收入10.52 亿元,同比增长38.2%;净利润2.05 亿元,同比增长121.1%。
简评
业绩符合预期,集采促进国产化率提升
根据公告,公司2022 年实现收入10.52 亿元,同比增长38.2%;净利润2.05 亿元,同比增长121.1%,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人工关节国家集采落地后,公司一方面积极协调经销商,及时明确销售政策,保障集采执行后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另一方面,公司提升生产运营能力,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公司2022 年收入增长主要由于2022 年4 月以来国内集采政策落地执行后,国产化率有所提升,医院对公司产品需求旺盛。同时,公司包括3D 打印产品在内的丰富产品线有效满足差异化的市场需求,进一步促进销售收入增长。此外,公司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维持相对稳定的成本及费用开支。
分地区来看,2022 年国内收入8.86 亿元(+40.4%),海外收入1.66 亿元(+27.2%);分产品来看,髋关节置换植入物收入6.55亿元、膝关节置换植入物2.66 亿元、脊柱及创伤植入物0.6 亿元、定制产品及服务0.47 亿元,其他0.24 亿元。
国内领先的骨科关节公司,3D 打印领域先发优势明显公司旗下拥有北京爱康(关节、3D 定制)、常州天衍(关节、工具)、英国JRI(关节、国际市场)、北京理贝尔(脊柱、创伤)四大平台,具有完善的骨科产品线和前瞻的研发布局,海外业务覆盖30 余个国家。国家人工关节集采中,公司初次置换髋膝关节产品全线中标,2022 年执行人工关节集采政策以来,行业国产化率有所提升,公司产品以价换量趋势明显,产品进入多家核心三甲医院,提高了中高端市场的占有率。
公司自2009 年起布局3D 打印植入物产品,建立了iCOS 创新定制平台,能够提供包括术前规划、骨骼模型打印、定制截骨导板、3D 打印定制内植入产品等服务及产品,涵盖关节、脊柱、创伤、骨肿瘤等部位。2022年,公司定制化产品及服务实现收入0.46 亿元,同比增长303%,未来有望持续快速增长。此外,初次髋、膝关节集采后,在翻修、早期干预等标外市场,公司产品布局全面,相关产品有望迎来快速增长阶段。
财务指标基本正常,费用控制良好
公司2022 年毛利率为60.5%,同比降低5.1 个百分点,我们预计主要由于关节集采后公司产品出厂价整体有所下降所致。集采后公司期间费用率有所降低,2022 年销售费用率为17.1%,同比下降7.5 个百分点,集采后叠加疫情影响,公司相关市场推广费用有所减少;管理费用率为11.2%,同比下降2.6 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10.5%,同比下降4.3 个百分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短期来看,疫情后择期手术需求有望持续复苏,2023 年关节手术量增速预计将高于过去三年平均水平,公司作为国内关节行业龙头,在集采中全线中标,集采落地执行叠加后疫情期行业复苏,公司迎来发展拐点。中长期来看,关节置换手术在国内渗透仍相对较低,行业仍具有较大成长空间。公司在3D 打印领域具有先发优势,标外创新人工关节产品有望快速放量;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导航系统、手术机器人等数字骨科平台及骨生物材料,未来有望凭借较强的研发能力、渠道优势、品牌优势,维持行业龙头地位。
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实现收入分别为13.80、18.01、23.39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1.21%、30.49%、29.87%;净利润分别为2.66、3.48、4.52 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0.15%、30.55%、29.9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行业政策变化风险:目前人工关节已经进行了一轮国家层面带量采购,执行周期两年,2024 年可能进行集采品种续约,续约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厂家产品的利润率水平;由于去年上半年各地陆续开始执行集采价格,部分地区在今年上半年相比去年上半年存在出厂价高基数的问题,预计今年全年的业绩趋势呈现前低后高的趋 势。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国内人工关节生产厂商较多,行业竞争逐渐加剧,不排除部分中小厂商借助集采取得市场份额,导致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由于公司的集采中标价格不高,公司若不能把握良好的市场竞争策略,需关注放量是否达预期的风险。
3)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公司目前研发布局导航系统、手术机器人等数字骨科平台及骨生物材料,新产品的研发存在不确定性,如果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后续新产品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