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1H24 收入符合此前公告,净亏损好于预期。维持“买入”评级和目标价60 港元。
1H24 收入符合此前公告,净亏损好于我们预期:1H24 公司实现总收入人民币39.5 亿元(+46.3% YoY, +12.8% HoH),其中产品收入为38.1亿元(+55.1% YoY, +16.5% HoH),符合此前公告报道的产品收入。经调整non-IFRS 净亏损为1.6 亿元(-15.9% YoY, -50.6% HoH),好于我们预期和市场预期,主要由于收入好于我们先前预测、毛利率好于预期、非经营性项目其他收入和其他收益高于我们先前预测。EBITDA 亏损进一步缩窄至1.61 亿元,同比下降40%, 环比下降51.7%,亦好于我们预期。
产品收入靓丽增速进一步显示公司强大的商业化能力。产品收入的靓丽增速得益于Tyvyt 和3 款生物类似药的强劲增长及其他新上市产品不错的增速(例如:赛普替尼和希冉择),叠加1H23 基数较低(由于受到部分新冠影响)。根据礼来口径,Tyvyt 上半年销售额约17 亿元(约占上半年产品收入45%),同比提升约47%,环比提升约5%。
扣除Tyvyt 收入,我们测算出其他产品上半年销售收入约为21 亿元,约占上半年销售收入55%,同比上升约60%, 环比上升约37%。管理层表示,3 款生物类似药已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增长驱动力,主要得益于先发优势和广泛的医院覆盖,其次新上市药物赛普替尼(RET抑制剂,2023 年3 月首发上市)和希冉择(VEGFR2, 2022 年11 月首发上市)收入增速也不错。得益于更多创新药物的获批和收入规模的进一步增长,公司产品毛利率(以产品收入计)进一步上升至82.2%(+2.8 ppts YoY/+1.5 ppts HoH)。
公司重申中长期指引,2025 年有信心EBITDA 盈亏平衡;我们预计下半年收入同比增速约为30%:公司重申其中长期指引,即2025 年实现non-IFRS EBITDA 盈亏平衡,2027 年实现200 亿元收入。针对2024年,公司没有提供具体的收入指引。得益于1H24 的强劲增速,同时留意到2H23 为高历史基数,我们认为2024 下半年有望实现约30%的收入增速。此外,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为人民币14 亿元(+51.6%YoY,+7.3% HoH),预计全年研发费用预计在接近4 亿美金左右。另外,尽管综合业务线将于明年迎来更多产品获批,但公司表示肿瘤管线销售运营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在收入规模持续扩大背景下,销售行政费用率有望在2H24 和未来进一步下降。
公司亦更新了其研发管线的进展:对于备受关注的IBI363 (PD-1/IL-2α-bias),管理层表示将于WCLC 大会公布IBI363 3mg/kg 剂量更新1b期肺癌数据、ESMO 大会公布更新1 期结直肠癌数据。另外,IBI363海外临床也正在进行中,澳洲1 期临床试验(n=84)已经入组超过40人,美国2 期试验(n=160)也已于上半年开启。管理层亦分享了关于CLDN18.2 资产的注册开发策略,CLDN18.2 ADC 预计注册临床研究将聚焦于2 线或者末线胰腺癌,而CLDN18.2 TCE 预计将通过联用做一线胰腺癌适应症。早期管线方面,IBI3002 (IL4Rα/TSLP)有望实现更广谱更强效的作用,将是未来自免领域重点推进分子之一,目前正在澳洲开展临床1 期;IBI3016(AGF siRNA)已于8 月推进临床1 期试验,1期数据或将于明年披露。
2H24 年/2025 年初主要催化剂包括:1)1-2 款药物获批:IBI344(ROS1,预计于2H24 获批)、玛仕度肽(GLP-1R/GCGR, 最快可于2025 年初获批);2)1-2 款款药物递交 NDA:IBI112 (IL23p19)、IBI310(CTLA-4);3)肿瘤管线重要数据读出:IBI363 (PD-1/IL-2α-bias) 临床1 期更新肺癌数据(含3mg/kg, 预计WCLC’24)、临床1 期更新结直肠癌数据(含3mg/kg,预计ESMO’24)及1b 期更新黑色素瘤数据(含3mg/kg);IBI343 (CLDN18.2 ADC) 临床1b 期更新胰腺癌数据;达伯特(KRAS G12C)关键2 期肺癌数据(预计WCLC’24)、1b 期更新结直肠癌数据(预计CSCO’24);IBI354(HER2 ADC)临床1 期乳腺癌、其他妇科及胃肠道肿瘤(预计ESMO’24); 4)CVM 重要数据读出:
玛仕度肽(GLP-1/GCGR)临床3 期DREAMS-2 试验 糖尿病适应症完整数据读出,替妥尤单抗(IGF-1R)临床3 期RESTORE-1 试验甲状腺眼病适应症完整数据读出,IBI112(IL-23P19)临床2 期银屑病、溃疡性肠炎顶线数据读出,IBI302 (VEGF/C) 8mg 临床2 期数据读出。
维持“买入”评级和目标价60 港元:根据更新的财务数据,我们将2024 年经调整Non-IFRS 净亏损预测缩窄19%,将2025 年和2026 年经调整Non-IFRS 净利润分别上调,主要由于上调收入预测、上调毛利率、轻微上调研发费用及下调行政费用预测导致(得益于公司运营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基于DCF 估值模型(WACC:8.5%,永续增长率:
3%),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和目标价60 港元不变。
投资风险:销售未如预期、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研发延误或临床试验数据不如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