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5年 3 月 26日,信达生物发布 2024 年年度报告,2024 全年公司营业收入 94.22 亿元(+51.8%),其中产品收入 82.28 亿元(+43.6%),授权收入11亿元;净亏损0.95亿元,亏损同比收窄90.79%,Non-IFRS净利润3.32亿元,Non-IFRS EBITDA4.12 亿元,实现Non-IFRS 扭亏为盈。毛利率84.0%(+2.3pct),销售费用率46.1%(-3.9pct);研发投入26.81亿元,在手现金 102.21 亿元。
商业化产品组合持续扩大,24年率先实现Non-IFRS盈利。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51.8%,产品收入增长43.6%,收入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信迪利单抗销售表现强劲及其他新产品上市后商业化放量,全年共有三款肺癌靶向药达伯特(KRAS G12C)、达伯乐(ROS1)、奥壹新(EGFR),全球首款非共价BTK抑制剂捷帕力,以及国内首款IGF-1单抗信必敏获批上市,商业化产品扩大至15款,且产品组合协同价值持续提升。2024年公司实现Non-IFRS净利润和EBITDA转正,率先实现盈利里程碑;随着产品销售放量和生产效率持续提升,2027年公司产品组合收入有望达到200亿元,并于2030年推动5项管线进入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
肿瘤领域开发差异化管线,加速全球化布局。公司在肿瘤领域研发能力持续提升,其中IBI363(PD-1/IL-2a)已启动黑色素瘤头对头K药研究,计划启动10经治肺鳞癌和MSS结直肠癌Ⅲ期临床,并探索联合用药推进至一线治疗。IBI343(CLDN18.2 ADC)已在中国和日本开展三线胃癌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二线胰腺癌正在中国和美国进行1期POC研究。IBI3009(DLL3 ADC)全球多中心Ⅰ期临床正在进行,2025年初授权罗氏全球开发,具备同类最佳潜质。早期研发方面,2024年国清院将8款新分子推进至临床阶段,并持续拓展技术平台。
综合管线全面兑现,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极,玛仕度肽有望成为重磅产品。公司综合管线多个大单品正陆续上市,其中替妥尤单抗治疗甲状腺眼病已获批,成为中国TED治疗领域70年来首款新药;玛仕度肽用于肥胖和11型糖尿病、匹康奇拜单抗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已递交NDA,预于2025年内获批。在研管线方面,IBI356(OX40L)、IBI3002(IL-4Ra/TSLP)启动中国和澳洲全球多中心Ⅰ期临床,IBI3016(AGT siRNA)Ⅰ期研究进行中,有望解决高血压长期治疗的耐药问题。
投资建议:信达生物已成为国内领先的集创新药研发、生产、商业化为一体的Biopharma,其中肿瘤领域龙头地位稳固,持续引领增长;综合管线领域突破第二增长曲线,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提供想象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8.18、143.06、200.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15.17、41.06亿元,根据DCF估值模型测算,公司的合理市值区间为929.56-1232.13亿元,经汇率换算后得到合理市值区间为1007.41-1335.31亿港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管线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变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