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我们认为伴随着全球创新产品IBI363 (PD-1/IL-2α-bias)临床及商业化持续验证,GLP-1/GCGR 双靶点激动剂玛仕度肽和IBI343 (CLDN18.2 ADC)商业化兑现,早期FIC 管线如IBI3002 (IL-4Ra/TSLP)、IBI3001 (EGFR/B7H3 ADC)、IBI3030 (GGG-PCSK9)临床持续验证,公司从Biopharma 向全球化Pharma 跃迁将逐渐清晰,业绩支撑也愈发强劲。我们看好公司成长潜力和全球化研发体系、研发经验下公司成长确定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信达生物:商业化突破期&国际化跃迁期,看好成长和确定性信达生物成功完成向Biopharma 跨越的标杆企业。1)财务:2024 年公司收入增长强劲,总营收突破94.2 亿元(+51.8% YoY),Non-IFRS 净利润和EBITDA 转正,进入盈利新阶段。2)管线:截至2024 年年报披露,公司商业化产品达15款,其中肿瘤领域12 款、综合管线3 款,形成“成熟产品造血+创新管线驱动”的双轮增长模式。2025 年有望新增3 款药物上市,迈进双轮驱动和全球发展新时期。我们认为随着新一轮的肿瘤和CVM 创新药产品尤其是潜力大单品玛仕度肽商业化逐渐兑现,公司有望迈进收入商业化突破和国际化跃迁发展的新时期。
3)管理:公司高管国际化临床开发和创新药项目管理经验,奠定了信达生物历史发展确定性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可兑现性。
肿瘤:双抗、ADC 创新布局,打造IO+ADC 强竞争优势在肿瘤领域,信达生物在IO 基石领域不断创新,开发出的IBI363(PD-1/IL-2)有望成为未来IO+ADC 联用的重磅基石药物。同时在联用策略上不断开发创新ADC 药物,丰富且具有强竞争力的IO/ADC 管线布局成为未来公司持续突破的基础。1)IBI363:源头创新,潜力无限。公司核心产品IBI363 在PD-1/PD-L1 经治以及冷肿瘤中均已表现出色临床疗效,第一个III 期临床-初治黑色素瘤已经开始入组,并与K 药开展头对头研究,一方面展示了公司IBI363 作用机制上创新优势,另一方面从开展一线头对头K 药角度也彰显了公司对产品信心。我们期待后续更多适应症包括IO 经治肿瘤尤其是一线NSCLC,一线肠癌等领域持续推进注册性临床,甚至挑战K 药地位,未来带来的全球化商业化价值和估值提升潜力。2)IBI343(CLDN18.2 ADC):MRCT III 期入组中, 进展领先。IBI389(CLDN18.2/CD3):全球FIC 潜力,胰腺癌胃癌疗效积极。3)公司创新设计和管线持续升级:IBI3001(EGFR/B7H3 双抗ADC) 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EGFR/B7H3 双抗ADC,处于I 期临床阶段,在NSCLC、头颈癌等高表达EGFR/B7H3 的实体瘤中潜力可期。2025 年1 月公司公告DLL3 ADC IBI3009 与罗氏达成协议,充分验证ADC 平台全球价值。
慢病:减重领先,自免发力,构筑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在慢病领域重点布局代谢、自免和眼科三大领域。代谢领域:玛仕度肽(GLP-1R/GCGR):全球首个进入III 期 GLP-1R/GCGR 双靶减重药,NDA 已提交,2025 年有望获批;替古索司他(XOI):引进自韩国LG 公司的痛风领域高选择性抑制剂,临床II 期数据优异,海外MRCT 临床III 期进行中;自免领域:匹康奇拜单抗(IL-23p19):银屑病III 期16 周PASI90 应答率超80%,疗效对标司库奇尤单抗,预计2025 年获批;IBI-3002(IL-4Rα/TSLP双抗):全球首创自免双抗,哮喘/特应性皮炎适应症推进中;眼科领域:替妥尤单抗(IGF-1R):中国首个、全球第二款IGF-1R 创新药,是中国唯一获批能够逆转甲状腺突眼的无创突破性疗法。
盈利预测与估值
核心产品DCF 现值912.33 亿元:我们对公司核心产品信迪利单抗、玛仕度肽、IBI363、匹康奇拜单抗、替妥尤单抗、IBI343(CLDN18.2 ADC)等进行DCF 估值。根据DCF 估值模型,计算公司核心产品、里程碑收入和销售分成等合理估 值预计为912.33 亿元人民币,对应0.93(2025 年4 月22 日港币兑人民币)汇率下换算得到市值981.00 亿港币,对应目标价为59.52 港币/股,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临床或者商业化失败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测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