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4Q24 收入同比增长48.8%,超华泰预期3.9%,毛利润高于预期3.3%,三项费用(研发、销售、行政)在控费下低于预期2%,推动调整后的营业利润(毛利-三项费用)同比增长至58 亿(+111%yoy),超华泰预测22%。
4Q24 的主要亮点包括:1)大家电推动IoT 收入同比52%增长,2)汽车毛利率继续上升至20.6%。我们认为小米的汽车,大家电业务仍处于份额扩张的早期,是未来股价主要驱动。基于SOTP 估值法上调公司目标价到71.2港币,包含手机xAIoT(44 港币),汽车(27.2 港币)。维持“买入”。
亮点#1:大家电业务投入发力,推动IoT 业务收入实现51.7%同比增长小米IoT 业务4Q 收入在大家电驱动下同增51.7%至309 亿元。管理层在4Q24 电话会表示,公司从23 年开始加大对该业务的能力建设,25 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我们测算2023 年海尔、格力、美的空冰洗业务收入超过5500亿,小米24 年收入不足其4%,成长空间较大。我们认为2025 年公司IoT业务在大家电等业务带动下国内海外持续增长,驱动2025 年IoT 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毛利率同比提升2pct 到22.3%。
亮点#2:汽车毛利率再创新高,亏损进一步收窄小米汽车4Q24 实现收入167 亿元,交付7 万台,平均价23.4 万元,汽车产品销售收入163 亿元,其他相关收入3.7 亿元。毛利率20.6%,环比提升3.5pp,主因公司汽车业务的快速起量以及对供应链强大的议价能力,亏损7 亿元。展望2025,我们预计SUV YU7 或于年中发布,更多车型或共同推动汽车销量增长,预计SUV 平均单价高于SU7,25 年销量达到40 万台,实现收入1000 亿,在规模效应带动下全年净利润盈亏平衡。
亮点#3:手机业务ASP 上升,显示公司整体品牌力提升小米手机业务4Q24 实现收入513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小米手机ASP在第四季度同比上升10%,达到每部1,202.4 元人民币。毛利率达12%,环比上升,结束了连续前三个季度的下滑。这主要是由于高端智能手机出货的增加叠加零部件成本的下降。展望2025,我们预计公司全年出货量1.8亿台,同比增长9.5%,市占率提升1 百分点,高端化下毛利率回升至13%。
提高目标价至71.2 港币,维持“买入”评级
反映汽车和家电业务强劲增长,我们上调小米2025/26 年非GAAP 口径下净利润人民币5/9%到405/546 亿。考虑公司IoT 业务及AI 时代生态价值,提高基于SOTP 估值法的目标价至71.2 港币。(前值55.1 港币,假设远期港币人民币汇率0.92),其中包含我们对小米汽车业务每股27.2 港币(前值:14.9 港币)。目标价对应40 倍2025 年目标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进展不及预期;智能手机需求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