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1Q25 业绩,实现收入1113 亿元,同比增长47.4%,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并连续两个季度营收超千亿元;Non-IFRS 净利润达107 亿元,同比增长64.5%,净利率提升至9.6%,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1Q25 小米手机出货连续19 个季度稳居全球前三,国内市场高端机出货占比提升至25%。1)出货量方面, 1Q25 小米手机全球出货同比增长3%至4180万台,其中中国市场表现亮眼,1Q25 小米在中国大陆出货市占率18.8%,同比提升4.7pct、时隔十年重回第一,中国出货同比增速40%,远超行业增速(1Q25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yoy+5%)2)ASP 方面, 1Q25 小米手机ASP 提升至 1211 元,yoy+5.8%/qoq+0.7%,主要受益于国补+高ASP 的国内出货占比提升。3)毛利率方面,1Q25 手机业务毛利率12.4%,较4Q24的12.0%环比提升0.4pct,核心受益于海外市场产品结构改善。
IoT 收入&毛利率再创新高,广告带动互联网业务稳步增长。1)IoT 业务:1Q25 IoT 收入323 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9%,其中科技家电收入同比增速113.8%,空调出货量同比增长超65%至110+万台,冰箱出货量同比增长超65%至88+万台,洗衣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00%至74+万台;此外,全球平板+可穿戴产品出货均有亮眼表现。我们认为,受益于小米品牌力提升+零售渠道拓展+国补政策刺激,2Q25-4Q25 IoT 业务营收有望延续增长趋势。
2)互联网业务:1Q25 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3%至91 亿元,其中广告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0%持续带动互联网业务增长。1Q25 小米互联网用户持续扩大,全球/中国大陆MAU 分别7.2 /1.8 亿,均再创历史新高。
汽车及AI 等创新业务毛利率23.2%,YU7 将于7M25 正式上市。1)小米于1Q25 将AI 并入原汽车业务,将业务名称更新为“智能电动汽车及AI 等创新业务”,1Q25 该业务实现 186 亿元收入,产品结构改善+规模经济展现带动毛利率提升至23.2%,实现经营亏损5 亿元。具体来看,1Q25 汽车交付量自4Q24 的69,697 辆环比提升8.9%至75,869 辆;汽车ASP 由4Q24 的23.4 万元提升1.7%至1Q25 的23.8 万元,主要系ASP 较高的SU7 Ultra 上市+SU7 车型结构改善。截至1Q25 小米汽车中国大陆销售门店已达235家。2)5M25 定位为豪华高性能SUV 的小米YU7 系列亮相,其延续SU7 家族化设计基础,全系标配激光雷达+700TOPS 辅助驾驶算力+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Xiaomi HyperVision+超长续航(标准版CLTC 里程835km),预计7M25 正式上市。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小米自研芯片(3nm 玄戒O1 芯片+首款长续航4G手表芯片T1)+自研AI 大模型(自研7B 的XiaomiMiMo 大模型)双维度技术突破,我们认为小米“人车家全生态”进一步完善,并逐渐构筑起软硬协同的立体化竞争优势,上调2025-26 年Non-IFRS 净利润预测至464/656 亿元(上调幅度13%/18%), 新增2027 年预测849 亿元,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手机出货承压;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互联网变现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