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逻辑
小米成功的核心我们认为是极致效率,即围绕“极致效率”选团队、选赛道、选制造、选用户触达方式,用极致效率的思维去洞察传统行业人货场的变迁。小米逐步构建了以深厚优质用户资产、可支撑并引领高端化的技术、人-车-家全生态产品和服务组成的三维壁垒,有望持续释放增长动能。
2024/25Q1 小米营收分别高增35%/47.4%至3659 亿/1113 亿元,经调净利同比高增41.3%/64.5%至272 亿/107 亿元,毛利率提升至25Q1 的22.8%,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新十年战略锚定“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未来五年,我们看好:1)“用户+生态+爆品”三维壁垒发挥内生增长的乘数效应。
7+亿MAU 与9+亿AIoT 设备筑牢用户资产基础,汽车破圈升级品牌势能及用户资产,高净值及女性用户占比提升;2)五年再投2000 亿元研发,一梯队技术实力为高端化横向拓品类、纵向拉价位提供支撑。3)汽车、大家电进入1-10 增长阶段,汽车预计25-27年收入分别为1096 亿/2211 亿/2912 亿元,空冰洗预计25-27 年收入合计为375 亿/522 亿/633 亿元,为后续业绩增长核心,二、三增长曲线贡献加快,利润结构由“单极”向“三极”裂变。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预计2025-2027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38 亿/6651 亿/7851亿元,同比+37.7%/+32.0%/+18.0%;归母净利润372 亿/519 亿/638亿元,同比+57.3%/+39.6%/+22.9%;经调后归母净利润410 亿/557亿/676 亿元,同比+49.9%/+36.0%/+21.4%,对应25-27 年PE 为33.8/24.9/20.5 倍。小米集团是用户共创的商业典范,短期无法复制的庞大用户资产有望持续在产品研发、消费者触达上发挥效率;手机业务在高端化战略带领下结构有望进一步改善,大家电、汽车业务正处爆发阶段,增量可观,我们给予公司2026 年30 XPE,目标价64.5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核心技术进展不及预期、竞争对手突破更高端技术或进行价格战、海外地缘政治风险、汽车行业舆论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