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中报归母净利润52.1 亿元,同比增长3.6%,业绩符合预期。新机组投运是业绩增长的主因;电价企稳且年内风险出清,利于估值提升。期待公司后续在建及储备机组持续投放,驱动长期成长。微降公司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04/110/120 亿元,将公司2020~2022 年EPS 预测微降1%/4%/6%至0.21/0.22/0.24 元,对应动态PE 为7/7/6 倍,维持“买入”评级。
中报EPS 0.10 元,业绩符合预期。公司上半年营收315.1 亿元,同比增长18.8%,归母净利润52.1 亿元,同比增长3.6%;对应EPS 0.10 元,同比下降7.2%,业绩符合预期。分季度来看,公司2Q2020 营收177.6 亿元,同比增长30.1%,归母净利润36.7 亿元,同比增长46.6%;对应EPS0.07 元,同比增长30.4%。
新机组投运翘尾效应,驱动电量与业绩增长。2019 年7/9 月,阳江6#/台山2#机组分别投运,其翘尾效应驱动公司1H2020 上网电量达903.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0%;其中2Q 上网电量493.72 亿千瓦时,同比大增19.7%,体现用电需求的加速修复。剔除新机组影响后,公司上半年利用小时数3,545 小时,增速仍达1.3%,其中福建、广西机组出力分别增长9.3%/5.4%,广东省内部分存量机组配合电网减载。整体看,公司上半年受益于电力需求的有力恢复以及核电的优先消纳,电量受影响较小。公司预计2H2021 有红沿河5#机组投运,2022 年或有3 台新机组投运,此外惠州2 台机组已核准,苍南项目也有望后续获得核准。未来,伴随核电新项目的持续核准,预计公司仍将保持长期成长。
电价稳定,毛利率企稳。公司上半年电力销售收入271.3 亿元,同比增长16.3%,高于上网电量增速;电力销售毛利率49.69%,同比微增0.10 个百分点。公司上半年市场化电量占比25.46%,同比减少7.78 个百分点,主因是新投产项目均在广东,按“优价满发”政策仅执行20%的市场电量占比。公司市场化电量的交易电价维持同比稳定;年内电网承担降终端电价的全部责任,大幅释放公司电价压力,并有利于提升公司估值。
财务状况稳定,负债率下行。公司受新机组利息费用化的影响,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9.3%至43.1 亿元,但整体利息支出同比下降7.4%至46.9 亿元,体现较好的融资管控。公司上半年末资产负债率64.3%,同比下降4.6 个百分点。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150.1 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低于净利润,预计原因为应收电费增长。
风险因素:利用小时数低于预期,电价低于预期,装机进度不达预期,广东机组参与市场化交易方式或变更。
投资建议:参考公司半年报情况,下修广东存量机组利用小时数假设,将公司2020~2022 年发电量增速预测由前次的11%/3%/9%微降至10%/1%/8%,将公司2020~2022 年EPS 预测微降1%/4%/6%至0.21/0.22/0.24 元,现价对应动态PE 为7/7/6 倍。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