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电力(1816.HK)是中国核电行业领头企业之一,四个获得核电站运营资格的主体之一。公司从事于核能发电行业超过30 年的历史,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销售以及核电站的建设、运营以及管理。在2019 年,我国核电项目审核重启之后,新开工核电项目逐步增多,2022 年达到10 台机组,未来预计新核准项目维持在6-8 台机组/年的速度。同时,在我国居民用电量逐年上升以及国家对于“双碳”目标的强调下,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报告摘要
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核电是必然选项 2020 年我国正式确定“双碳”目标,即在2030 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宣布当年我国碳排放量超100 亿吨,其中主要来源为基荷能源火电。因此我国能源结构需要改革,在满足碳排放目标的同时还需作为基荷能源应对我国逐年上升的电力需求,而在新能源发电小时不稳定的情况下仅核电可以胜任,所以发展核电将会是绕不开的选择。
核电技术领先,电站管理能力 公司拥有国内仅有的四张“核电运营牌照”之一。
公司完全掌握二代及三代核电站技术,参与开发“华龙一号”机组;公司的“华龙一号”首堆:防城港3 号机组也即将在2023 年上半年投入商运。截止2022 年12 月底,公司共管理26 座在运营核电机组,其中20 台为二代核电机组,6 台为三代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9.38 吉瓦,核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居于全国首位。
经营长期逻辑不变,派息率逐年升高 预计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784 亿元,略有下降;归母净利润预计实现100.6 亿元,同比上升3.4%。由于台山核电机组大修时间超预期,使得营收有所承压,然而公司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大幅增加,所以盈利表现亮眼。展望后续,我们认为增长驱动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1)公司新机组顺利并网商运,发电量提升,2)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扩大,售电价格提升。两方共振带动电力销售业务营收与利润增长。同时,预计2022 年派息率将超过45%。
首次予以“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2022/2023/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0.6 亿元/124.8 亿元/135.5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1994 元/0.2472 元/0.2683 元。结合核电行业内以及新能源发电行业可比公司估值情况,作为中国最大核电站运营商,按照DCF 模型估值,合理市值为1,127 亿元,对应目标股价为2.23 港元,较最近收市价有20.68%的上升空间。
风险提示:机组发电量不及预期;电力价格涨幅不及预期;核电站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核燃料价格超预期;核电行业政策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