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导读:
焦炭量价齐升,化工增长,氢能起步,2021年业绩大增,符合预期;项目投产&焦炭出海&化产延伸,中长期成长性突出。
摘要:
下调盈利预测,维 持目标价、“增持”评级。公司2021 年实现营收384.3亿(+94.2%),归母净利26.1 亿(+58.1%),业绩符合预期,分红(含年中)共0.19 元。由于原料价格高位超预期,调整预测2022、2023 年净利润至33.8、41.5 亿元(原39.8、50.9 亿元)、2024 年55.1 亿元,考虑公司龙头优势及持续扩张带来的成长性,维持7.52 港元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
焦炭量价齐升、化工项目投产、氢能业务起步,2021 业绩大增。1)焦炭板块,公司2021 年初完成对顺日信泽(120 万吨焦炭产能及配套化产)的收购,实现焦炭业务量1105 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4%,龙头地位持续稳固,全年焦炭业务实现营收159.0 亿(+82.4%),销量569 万吨(+10.8%)、销售均价2795 元/吨(+64.6%);受焦煤维持高价影响,吨焦成本2144 元/吨(+75.9%),实现毛利润37.0 亿(+50.4%)。2)化工板块,受益于30 万吨苯乙烯项目,公司2021 年精细化工品产量386 万吨(+4.9%),叠加售价提升,实现营收125.8 亿(+115.2%),全年实现毛利12.1 亿(+212.7%)。3)新能源板块,2021 年是公司对外大规模销售氢气的元年,全年销售氢气196 万立方,贡献300 万毛利润。焦炉煤气制氢综合成本约0.7 元/方,大幅低于主流制氢工艺,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发布,公司制氢空间广阔。
国内投产、出海印尼、化产延伸,成长性突出。1)国内新建项目稳步推进,在建的旭阳中燃300 万吨焦炭项目预计于2022 下半年投产,强化龙头地位。2)响应双碳战略海外扩张,于印尼投资控股旭阳伟山(480 万吨/51%),参股德天焦化(470 万吨/24%)、金祥新能源(390 万吨/20%),合计权益产能为436 万吨,投产后不仅产能规模大幅提升,且还将享海外低成本煤炭资源,增强盈利能力。3)沧州己内酰胺项目2022 下半年投产后,己内酰胺总规模将达75 万吨/年,规模有望全国第一、全球领先,且研发下游尼龙、PS 等高端材料,实现产业链延伸。
催化剂:在建项目投产,煤焦价差走阔。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足;国际油价下跌;并购整合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