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龙头逆市成长,延伸布局化工及氢能
公司为港股上市的独立焦化龙头,地处京津冀产业园区,对华北地区下游客户形成良好辐射,同时积极参与京津冀氢能示范城市群,布局先进产能和拓展氢能产业链。2022 年原料煤成本高企,影响了焦化行业利润,随着经济复苏,焦钢需求将逐步回暖,公司盈利能力将得到恢复。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19.6/29.0/34.1 亿元,同比-24.9%/+48.0%/+17.5%;EPS 为0.4/0.7/0.8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为8.1/5.4/4.6 倍。稳增长背景下将使“煤焦钢”产业链利润修复,氢能布局符合绿色能源战略,公司未来具备较高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焦炭业务逆势布局,产业链延伸更具优势
焦炭业务逆势布局。2021 年公司收购了6 家焦化公司,同时在内蒙、印尼也都有焦化布局,公司当前在产焦炭产能1610 万吨,其中托管运营430 万吨,公司计划到2025 年先进焦炭产能达到3440 万吨。当前时点下,收购焦化企业成本较低。焦炭产品毛利增加。2022 年H1 公司吨焦毛利740 元/吨,毛利率23.0%,同比2021H1 提高了72 元/吨,焦炭毛利依然能保持增长,主因为公司产品优质,议价能力强,同时发展下游化工摊薄成本。公司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当前公司年产煤焦油30 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约65 万吨,工业萘法裂苯酐约16 万吨,己内酰胺75 万吨,预计2022 年己内酰胺产量可达75 万吨,跻身世界领先生产商,同时公司未来计划布局高温尼龙和尼龙66。
国内稳经济稳增长,焦化利润有望修复
2023 年焦化行业利润有望修复。焦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后,焦炭“两头受气”的历史格局有望改善。2023 年我国提出GDP 增速5%左右的目标,随着经济复苏和基建投资额增加,同时地产政策“三支箭”及住房销售回暖,资金面的压力缓解将改善地产商拿地和投资,拉动房地产新开工,从而逐渐带动钢材需求。
2023 年随着经济复苏和地产基建等产业回暖,钢铁需求有望迎来上涨,焦炭-焦煤价差有望得到进一步修复,焦化利润有望得到提升。
布局能源转型,氢能打造新成长曲线
氢能业务打造公司成长新曲线。公司聚焦京津冀地区的氢能产业,致力于同时发展氢能生产、储存、运输、加氢及使用等。2020 年公司建立定州旭阳氢能有限公司,之后又分别成立了四家氢能子公司,公司还计划在张家口、呼和浩特建设风光电可再生资源制氢项目,大幅扩增了旭阳氢能的业务规模。继续加强邢台到定州、定州到唐山等氢能重卡物流场景搭建,积极布局氢能发电、氢能小镇和氢进万家等绿色氢能应用,以定州为示范点向先进新能源行业全面迈进。
风险提示:安全生产风险、经济恢复不及预期风险、新产能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