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预计公司22年上半年业绩强劲(收入增长约45-50%),主要来自原料药业务驱动
公司维持22财年70亿元人民币收入指引;我们认为22年二季度的疫情影响总体可控
维持目标价5.1港元不变。目前公司股价风险回报较为吸引(23财年预测市盈率为8倍),同时新业务增长可期,维持买入评级22年二季度原料药业务增长趋势延续
我们预计公司原料药业务在二季度保持强劲增长,得益于1)咖啡因原料需求强劲(公司原料药车间继续保持满产状态)和年初至今单价仍维持历史高位(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咖啡因五月出口均价为17.52美元/公斤,而22年前四个月的均价为17.34美元/公斤,2011-2021年均价则为9.01美元/公斤)。受全球通胀影响和能量饮料需求提升,我们认为咖啡因原料价格将在22年下半年继续保持高位;2)22年二季度更多原料药获得国家药监局批件,这将进一步丰富其原料药管线(例如:左奥硝唑、奥硝唑、己酮可可碱等近期获批),同时提升业务板块间的协同效应(例如公司同时拥有瑞舒伐他汀钙制剂和原料药的批件)。我们因此认为公司较其他小型原料药企相比,更具成本优势。我们预计公司今年有望取得强劲的原料药增长(22财年原料药收入指引维持22亿港元,同比翻三倍,占公司22财年预测总收入的26%)。
22年二季度的疫情影响可控
我们认为22年二季度疫情影响可控。虽然公司可能在大输液销量上面临一定挑战,但我们认为大输液销量承压有望被更高的平均单价抵消,这是由于产品组合中治疗型输液的比重提升。同时,公司有两款仿制药产品中标第七批国家集采,均为公司的增量品种。我们认为公司的生物膜业务在二季度中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原因是上海封控导致客户主导的认证工作出现推迟。但我们认为生物膜的长期业务发展依然向好。
维持买入,基于分类加总估值法的目标价维持5.1港元不变我们维持分部加总的目标价于5.1港元不变。我们预计公司2021-23财年的利润复合增长率约40%。公司目前估值为23财年的预测市盈率的8倍和23财年预计4%的股息率,我们认为当前股价性价比吸引。投资风险:集采风险、新冠疫情扰动、原材料价格波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