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公告2022 年中期业绩,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23.6 亿元,同比-30.9%;实现归母净利润6.12 亿元,同比-95.9%;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3 元/股,同比-95.7%。
行业筑底业绩承压,费用管控持续优化。2022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623.6 亿元,同比-30.9%;毛利172.1 亿元,同比-62.8%;核心归母净利润49.1 亿元,同比-67.7%;归母净利润6.12 亿元,同比-96.0%,受行业整体下行叠加疫情点状爆发及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公司多项盈利指标有所承压,但仍实现正向盈利。公司上半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0.6%、1.17%,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9.10pct、8.35pct,主要因1)17-19 年所获部分地价较高的地块进入结算期;2)期内处置部分沉淀资产导致利润率下滑。公司上半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0.6%、31.0%,销管费率下降0.4pct 至5.5%,费用管控能力持续提升。
销售规模行业领先,拿地审慎聚焦确定性区域。销售方面,2022 上半年,公司实现权益销售金额1851 亿元,同比-38.9%;权益销售面积2348 万平,同比-32.0%;销售均价为7883 元/平,同比-10.2%,公司销售规模维持行业领先,降幅表现优于百强房企平均水平12pct。权益现金回款1702.9 亿元,权益回款率92%,连续七年稳定在90%以上。分区域看,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销售金额分别占比3%、28%、69%。
拿地方面,公司坚持审慎获取优质机会型土地的投资原则,上半年分别在佛山、张家口、兰州等地获取低溢价率的土地,获取新项目9 个,权益地价61 亿元,其中78%新增土地位于五大都市圈。截止上半年公司权益可售资源共12161 亿元,货源充足,未来补货将多聚焦核心区位及布局供需关系良好的城市,以支撑业绩稳健发展。
财务状况整体稳健,三道红线指标改善。截至2022 上半年,公司有息负债2936.8 亿元,较21 年末下降7.6%,其中短期借款529.73 亿元,较21 年末下降17.7%,公司有效实现债务结构的主动优化。三道红线方面,公司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72.1%,净负债率48.1%,较去年同期分别改善5.2pct、1.6pct,现金短债比2.0 倍,维持“黄”档。截止上半年底,公司可动用现金余额约1479.8 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2.5 亿元,其中销售回款及其他经营流入、土地及工程款、税金等支出分别为1802.8、-1355.3、-395.0 亿元,公司加快销售回款效率、严格复工铺排以销定产等方式最终实现正向经营性现金流,财务状况维持稳健。此外,公司于5 月公司成为国内首批发行附带信用保护工具公司债的示范民营房企,发行公司债5 亿元,并于在近期交易商协会和中债信用增信担保的支持下积极推进中票发行,目前年内已无到期境外优先票据,有望充分发挥示范性房企的领头作用,平稳穿越周期。
加大科技赋能,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持续加大科技智慧建造体系及上下游产业链等新业务赛道的布局力度,成立了科技建筑集团,重点发力建筑机器人、BIM 数字化、新型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新体系。截至2022 年7 月底,已有30 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28 个省份,超550 个项目,累计交付超1200 台,累计应用施工超1000 万平米,通过科技赋能,公司地产主业发展的竞争力在未来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民营房企龙头,业绩受到行业整体波动影响,但销售规模仍维持行业领先,土储资源丰富,投资聚焦核心区域。同时公司债务结构不断优化、财务整体稳健,将支撑未来平稳发展。考虑行业整体下行趋势,我们预测公司22-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69、4318、4054 亿元(前值5504/5796/60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130、125 亿元(前值271/285/291),EPS 分别为0.56、0.53、0.51 元/股(前值1.17/1.23/1.2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不及预期、调控政策收紧、宏观经济波动